贵阳市教育局调研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4月15日,贵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华荣率队到我市部分职业院校,就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他强调,要实现贵阳职业教育高质量创优发展,必须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系统性谋划中职教育发展,强化机制保障,完善评价体系,用心打造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品牌职校。
贵阳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文,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郑胥,市教育局副县级督学肖正友,市教育局各处室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调研贵阳市第三十一中学新校区项目现场
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马王庙校区
当天,李华荣一行先后走进位于清镇市的贵阳市第三十一中学新校区项目施工现场和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马王庙校区进行实地考察。在贵阳市第三十一中学新校区项目施工现场,他详细了解了新校区的建设情况、办学规模、师资配备、设施设备、课程开设等情况,对学校搬迁准备工作以及搬迁后的教育教学规划提出要求;在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马王庙校区,他指出,学校要用足、用好“国家级”这块牌子,规划好两校区的专业设置、资源分配等,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随后,李华荣一行在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马王庙校区召开座谈会,会上传达了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与会各区(市、县)教育局、贵安新区相关负责人汇报了本区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十四五”规划基本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一段时间工作安排,部分参会职业学校进行交流发言。
李华荣指出,职业教育是特色教育强省的重要内涵支撑,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紧扣国家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行动,持续推进“四化同步”,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与布局,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将职业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教育的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
李华荣要求,各学校要系统性做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定位准、思路清、措施实地建立起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本科教育相互融通的有效路径;要优化专业设置,形成一体化的专业发展,确立课程围绕资源转、专业跟着市场走的发展思路,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要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举办职业教育;要着力建设三支队伍,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要构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并纳入贵阳市教育治理体系中,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提升;要通过打通产业链、科技链、文化链等,探索技术技能人才多元成长路径,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强省会”五年行动。
目前,我市现有市属高职院校5所,在校生5.60万人;中职招生学校31所,在校生4.48万人。全市职业院校专任教师4373人,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50%以上。建成省级优质高职院校3所、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1所、省级示范中职学校3所,立项“中职强基工程”项目学校7所。
贵阳市各区(市、县)教育局、贵安新区教育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贵阳市电子职业学校、贵州省贵阳市经贸职业学校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来源:贵阳市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