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吧 小马》│贵州省民族博物馆马丽亚:铜仁土家族红缎婚装 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贵州教育》栏目 | 2023-05-31 17:23

近日,在节目《探索吧 小马》前期录制中,节目组来到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探寻镇馆之宝,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马丽亚向节目组推荐的是贵州铜仁土家族红缎婚装。

贵州铜仁土家族红缎婚装是铜仁土家族女子在婚嫁时所穿着的盛装,该套服饰从清末保存流传至今,主要质地是棉和绸缎,由盖头、上衣、裙子、云肩所组成,图案精美,色彩绚丽,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和传播服饰所反映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和文化。

婚装上衣为对襟圆领宽袖衣,在领口、衣襟、下摆等处用黑色的绸缎镶边,衣服两端的开衩处缝有喜字纹,腋下有云纹,寓意吉祥如意。裙为清代典型的马面裙,由两片相同的裙片组成,两条裙片用裙腰上的系带或扣子连接,穿时裙片部分交叠形成的裙门襟就叫马面。此条马面裙的质地为绸缎,裙身主色为红色,裙门和下摆用黑色及蓝色绸缎镶边,蓝色绸缎之上绣有花卉纹。云肩用白色珠串将剪贴的条幅花、蝴蝶、蝙蝠等吉祥图案连接在一起,十分华美。

这套土家族红缎婚装对于历史研究有什么意义?

据马丽亚副馆长介绍,这套服饰既是土家族吸纳外来服饰文化,融会贯通,形成自己服饰风格的结晶,也是中国服装史上平面与立体设计的典范。

  贵州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铜仁以及与湖南、湖北,四川毗邻的地区,处于中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汇聚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其服饰往往呈现出“衣不露体”的特点。这套服饰的款式受清代以来汉族婚服的影响较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

土家族吸收了汉文化,又将本民族的历史、风俗、文化信仰等信息一针一线镌刻进自己的服饰之中,呈现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共生共荣,多元一体的格局,对于讲好民族团结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王开梦 图/邓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