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飘香·传唱经典丨孔学堂诗韵文化时间——黔文物语·八一南昌起义中的贵州子弟兵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4-08-01 09:00

古韵飘香·传唱经典

———————————————————————

黔文物语

八一南昌起义中的贵州子弟兵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用血腥的屠杀来消灭革命力量。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了挽救革命,决定举行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第一枪。

参加这次起义的有2万多人,实力最强的是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其次是叶挺领导的第11军第24师和周士第领导的第 4军第25师的一部分,还有朱德领导的第3军军官教导团。

贺龙的部队与贵州有深厚的渊源。他早年“两把菜刀闹革命”之后,便在湘黔川边境活动。担任川军第9混成旅旅长时,部队就驻扎在贵州铜仁,在那里他收编地方武装,招收士官生,扩军2000余人。1926年进行北伐战争,将黔军编为5个军,贺龙的部队纳入黔军系列,编为第9军第1师。第9军军长是彭汉章,国民党的党代表兼军政治部主任是彝族民主革命的杰出代表贵州人安健。他忠实地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造成了有利于革命活动的政治环境。

周逸群

共产党员周逸群是贵州铜仁人,早就与贺龙有交往,北伐时他是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的宣传队长,组织了一支有30多名共产党员的宣传队。当宣传队来到湖南常德时,组织上决定将他安排到第9军工作,担任贺龙的第一师政治部主任。彭汉章在武汉遇害后,第九军瓦解,贺龙部改编为独立15师,不久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0军,开往九江、南昌。

欧百川

第20军成立后,周逸群升任军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松桃人欧百川原为彭汉章部的团长,建第9军时将这个团并入贺龙的第1师,因其屡建战功,便升任第1师副师长,官兵中有不少贵州人。第2师的师长是秦光远,他是贵州镇远人,早先就是贺龙旅的副官,在铜仁扩军中因立功而升为独立第3团团长,该团主要成员都是贵州人。新成立的第三师,师长由周逸群兼任,骨干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贵州三穗人杨至成就是这个师第6团第6连的指导员。 如此看来,第20军的3个师都是贵州人掌握,而且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至成

周逸群在南昌起义中是个关键人物,他留学过日本,在上海创办过《贵州青年》旬刊,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黄埔军校第二期学员,与蒋先云、陈赓、左权等在黄埔组织“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并担任主席。毕业后留校任政治部宣传科长,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他又是贺龙的良师益友,在许多关键时刻为贺龙出主意、拿决策,清除了军内的反动分子,粉碎了蒋介石、汪精卫、张发奎等人的阴谋,使部队日渐壮大,并决心跟着共产党走。正是因为周逸群的不懈努力,使贺龙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将这支部队改造成为由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武装力量,成为南昌起义的主力军。后来经周逸群和谭平山的介绍,贺龙加入了共产党。

在南昌起义中,贵州男儿英勇奋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南昌起义高举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开始组建中国工农红军,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已逝著名作家陈靖是1936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他写过《红军不怕远征难》《金沙江畔》等长篇小说,又创作了大型传记文学《贺龙传》。这位出生于贵州瓮安的苗族将军,在谈到“八一”南昌起义时,特别提到了“三千子弟兵,八百贵州人”。

(资料来源:史继忠 《当代贵州》2011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