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山水·时光峰峦】走街串巷,发现贵阳美好生活

文体旅事业部 | 2024-12-10 11:49

近年来,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浪潮中,老旧小区、小街小巷改造已成为社会发展“主旋律”,一个个老破小通过“微整容”摇身一变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模板和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点。据悉,三年来,贵阳贵安改造完成127个老旧小区,1141条背街小巷,城市“颜值”变得更高,“气质”变得更好,“魅力值”变得更足。但这些街头巷尾在“破茧成蝶”的同时仍保留着那份纯粹,以另一种形态将贵阳记忆留存,让人感到熟悉亲切又时尚。

1950年,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接收贵阳广播电台租用的大觉精舍场地,继续开展广播播音工作,电台街由此得名。曾经的电台街人气虽旺,但环境很差,设施老化。改造后的街道不仅路面平整,下水道、排污管等设施也得到改善,同时还增设绿化带和历史文化元素图案的墙面,整条街更具文化气息。

如今漫步穿行在这条被称为“贵阳最文艺范”的老街,传统肌理夹杂着现代时尚、烟火味道,拥有现代城市难得一见的老街市井魅力。红砖围墙、楼阁小院、水泥路面,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斑驳的砖墙上各式各样的涂鸦,巷子两边各具特色的小店让文化鲜活灵动又充满生活气息。在这里,繁华和市井交错。

紧挨着电台街的市东巷地处贵阳核心位置文昌阁,这里不仅保留了贵阳老街的古典魅力,还融入现代元素,成为贵阳city walk的必打卡地之一。

市东巷 摄影/王晓

改造前,市东巷是出了名的“脏乱差”,路面坑坑洼洼,一下雨到处积水,各种线路在空中形成蜘蛛网,路灯稀少……那么,如何改造?在广泛收集民意,听取每位居民意见后,经过半年改造,原本老旧小巷焕发新生。

坑洼积水的路面变得平整,杂乱无章的线路得到整治,盏盏崭新的路灯照亮归途,休闲健身的设施出现街角,还有近800平方米的外立墙被赋予艺术创作,刻满岁月痕迹的老式居民楼藏在这些五彩斑斓的涂鸦世界中,是平凡生活中简单又浪漫的日常。

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市东巷在年轻人的心目中赢得“巷子艺术馆”的美誉。

想了解“老贵阳”的辉煌与变迁?那就是来只有两百多米长的太平路吧。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太平路就是贵阳的小吃一条街,经营着各类风味小吃。

而在这路上还有一条“消失”已久的河流,那就是曾经流经这一段的贯城河“太平河”。在经历河上加盖修防空洞壕,水体污染加盖隐藏之后,2023年,随着云岩区启动改造提升工程,这条“消失”近20年的贯城河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与太平路一道全新归来迎接广大游客的到来。

从独具特色的后备箱集市到火爆出圈的精品咖啡店,再到汇聚全国各地的特色美食,点个小吃、来杯精酿,成为贵阳最潮、最“in”的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老街小巷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它镶嵌在城市的怀抱中,不断绽放出独属于时代的光彩。漫步其间,老故事在回味,新故事在发生,寻一隅天地,体验烟火气息,追寻“诗与远方”。

原来,美好生活不在别处。

来源: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