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地铁3号线“一站一徽”背后的故事
12月16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贵阳市由此步入轨道交通“线网时代”。
作为目前贵阳运营里程最长、客运量最大、运行速度最快、智慧程度最高的地铁线路,除了科技感和速度感,29个站点人文站徽的文化感也是3号线独有的特点。
为此,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对话了贵阳地铁3号线人文站徽主创设计师、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传播系教师江兴,一起来听听29个站点背后的“一站一徽”创作故事。
从“设计层次”到“借意生象”
3号线共设站29座,根据每个站不同的人文和生态环境,提取人文、建筑、环境3要素,组成每个站特色的主题LOG0在两端入口处标识牌上体现,表达每个站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并形成具有贵阳特色的3号线人文符号。
江兴介绍,3号线人文站徽释义系统从2021年3月开始设计,由上海市城市建筑研究院牵头,创作团队由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阳市美术家协会、贵阳市艺术研究院和贵阳市交运集团总工办组成。创作团队经过大量的实地文化调研撰写了10余万字的研究报告,每一个站点设计方案最多的经过了上百次修改,历经10余次讨论,终于在今年11月共同完成该站徽释义系统的设计。
贵阳地铁3号线人文站徽释义系统创作团队开会讨论现场
3号线人文站徽释义系统通过站名的符号设计、表现形式设计和传播形式设计三个层次立体地释义站点文化,形成国内首创的人文地铁站徽释义系统。
一是符号层次站名释义通过图形外在的观看和文字内在的阅读来实现立体的人文传意;二是表现层次上通过木材形式、石材形式,和金属形式来实现时间痕迹的人文设计;三是通过文创产品等载体的设计实现站点文化的再传播和文化赋能。
江兴告诉记者,借意生象是站徽设计的核心理念。每个站徽均以屋檐符号作为底框,寓意家的归属感。归家的人总是行色匆匆,远远望见自家的屋檐,心情就会轻松起来,只有屋檐的人文内涵,才能牵扯起人们的情愫。
同时,在表现3号线车站的特色时,还通过剪影的设计手法将一些典型符号元素进行形态简化、艺术抽象、材质融合等现代设计表达,借物象之形寓黔美之意精神。
例如,“学士路站”的站徽设计体现学士路主要连接冠州宾馆和花溪迎宾馆的特征,标志外形主要采用了迎宾舞元素,学士帽抽象体现了区域内博学人才的汇集,应用抽象的舞蹈和花冠来表达本地人的热情和民族文化内涵。“孔学堂站”的站徽设计以河滩、远山、白鹤、芦苇及云纹等相结合体现十里河滩“江从白鹭飞边转,云在青山缺处生”的意境,表现区域内休闲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
从“功能地铁”到“人文地铁”
“穿行东南悦春秋,途路黔中育人文”是3号线的定位,取意轨道交通穿越城市的东南,体验城市悦目的生态环境,途经黔中大地的核心区孕育了城市的人文。
从2016年就开始参与贵阳地铁视觉设计工作的江兴,深知一个文化符号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做好贵阳地铁文化,在设计上让人文回归?是他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江兴介绍,贵阳地铁1号线在设计上主要关注功能实用,2号线在功能实用的基础上增加了些许城市文化的表达,逐渐向人文地铁转变。而3号线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完善并提升人性化设备设施设计及服务模式,并在车站装饰中植入贵阳特有的城市及文化符号,运用创新思维和设计经验提升用户体验,为交通模式赋能,展现新兴贵阳的蓬勃发展与文化底蕴,增强民众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3号线“三脉合一”的线路特征,正是人文地铁的重要体现——生态之脉:与3号线走向一致的南明河是贵阳市的母亲河,它蜿蜒南北,穿过贵阳市的主城区,孕育了整座城市悦目的生态环境;文化之脉:3号线途经站点覆盖贵州大学、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农学院、省委党校等18所院校;经济之脉:南明河沿线,大量的公司企业沿3号线布局,城市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三脉合一”寓意整条线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独特人文价值和城市地位。
江兴说,3号线在创新思维与人文设计的基调下,以打造贵阳新的城市名片和地标空间为目标,展现这座城市朝气蓬勃的发展潜力与文化自信,将3号线真正打造成为贵阳新名片的人文生态线。
从“小符号”到“大价值”
人文地铁的标志是什么?需要用什么来体现?
在江兴看来,就是一个符号。正如3号线29个站点的站徽,看似小小的一个符号,但价值却是最大的。融入地域特征、历史人文、文化艺术、建筑特色的站徽,将外在直观和内在内涵真正链接在一起,为整个三号线赋予了生命力。
透过一枚小小的站徽,把站点、主题、文化一一对应起来,让乘客可以通过个性的艺术表达形式,发现贵阳之美,聆听贵阳故事,感受黔贵文化。29个站点不仅担负着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功能,还将传播地域历史文化,满足市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带来独具地铁特色的艺术内涵。
江兴介绍,3号线人文站徽释义系统通过释义方式创新能够有效地提升站名的文化内涵和释义效果,全面提升3号线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表达,增强城市亲和力,让车站具有高辨识度及文化归属感。
3号线开通运营后,贵阳市轨道交通骨架路网日趋完善,轨道交通受益人群更加扩大,沿线市民出行将更加方便,29个站点特色站徽的打造,也将成为3号线这趟“人文地铁”的印记。3号线人文站徽释义系统创作团队希望市民或外地游客能在乘坐3号线的过程中,享受高科技时代下地铁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感受贵阳的人文之美,品味贵州文化的魅力。
采访的最后,江兴向记者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地铁核心承载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我想这个答案,正是在采访过程中,他不断说到的一句话——是时间、是记忆,是居民与城市的粘度,是每一位乘客的情感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