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感冒肠胃不适,试试《红楼梦》里林黛玉同款古方,可安然度夏!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2024-07-27 18:44

炎热的夏季,暑湿当令。暑热为阳邪,其气升散,易耗气伤津,暑多夹湿,暑气导致气机发散,致人汗出,伤及正气津液,而且容易与湿气兼夹。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所以湿容易困遏人体气机,特别是损伤人体中焦脾胃的运化功能。夏季炎热,人们常常容易因贪凉、吃生冷瓜果、喝冷饮或吹空调而致   病,因而,要遵循古法古方,注重中医调理,未病先防,安然度夏。

指 导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驻黔专家团队

如何进行中医药调理?

一、辨证论治,中医药调理

香薷(rú)饮 

夏季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暑湿所致感冒,会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食欲下降,胸闷泛恶,腹痛泄泻,舌苔白腻,脉浮紧。中医角度通常选用兼有解表和辛香化湿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最常用“香薷”和“香薷饮”。

香薷辛温发散,能入肺经发汗解表而散寒;其气味芳香,又可入于脾胃化湿和中而祛暑,多被用于暑天贪凉而导致的夏季着凉,感受风寒而同时兼有脾胃湿困的患者;其治疗夏季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身重痛、腹痛吐泻的效果显著,被人称为“夏月麻黄”。配伍厚朴行气除满,内化湿滞,白扁豆健脾和中,祛湿消暑。

香薷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红楼梦》中林黛玉曾使用本方。在《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中,临近端午节的五月初一,贾母带领一众女眷丫头们去清虚观打醮,由于天气炎热,黛玉便寻了阴凉处,多呆了一会儿,就出现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身形拘急、肢体酸疼、脘痞纳呆、舌苔腻等症状,医生给林黛玉开了一剂“香薷饮”中药让她服用。此方一直是预防夏季肠胃型感冒很好的方剂。

清暑益气汤

中医夏季常用的方剂,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作用。

适应证:暑热气津两伤证。

临床表现: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纳食不佳,脉虚数。

该方多用于病人体质虚弱者,能够促进病人气阴津液的恢复。

藿香正气散 

中医常用的祛湿方剂,具有解表散寒,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

适应证: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脉濡等。

藿香正气散目前的剂型比较多,有丸、胶囊、口服液等多种,以口服液效果较好,但由于其口感较差,体质虚弱的人不太适应,可以服用丸、胶囊等齐型。

二、注重饮食调理

由于夏季天气炎热,最容易影响到消化功能,所以饮食的调节非常重要。一般注意以下几点:

1.容易消化,营养搭配合适。在夏天由于代谢旺盛,能量消耗较多,饮食即要保证充足营养,也要容易消化吸收,避免油腻太多难以消化。比如选择蔬菜、豆类制品、海带,荤菜可以选择鸭肉、鹅肉、鲫鱼、瘦猪肉等。

2.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由于夏季暑热升散,容易导致汗出,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并且要保证盐分的摄入。可以选择一些富含水分和盐分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香茹、平茹、银耳、百合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有一些传统的方法可以帮助解暑,如绿豆粥、荷叶粥等有一定祛暑生津功效。

3.避免生冷的食物。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会进食冷饮,如果进食太多,就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比如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

三、生活起居调理

夏天炎热,在生活方面应当有适当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内经素问》:“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这说明人们的生活应当跟随自然的变化,适当的晚睡早起,避免在炎热的天气下工作。一般而言,夏季睡眠时间不宜太迟,最好晚上11点前就能够进入休息状态,早上可以随着天亮的时间早起,进行一些轻度的身体锻炼。这可以保证人体日间精力充沛,全身功能保持正常。目前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使用空调的机率大大增加,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在休息时,不要将空调温度调的过低,否则有寒气可以侵袭人体,导致腹痛,泄泻,发热等。

四、情志方面调理

人的情志也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烦燥不安,时间久了就会影响人体健康。早在《内经》中就已经提出了调节情志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是指导精神调养的论述。“恬淡虚无”,就是内心平和,淡泊名利,保持心理快乐安静。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气内守”的状态,疾病就不会发生。即便天气炎热,也能做到“心静自然凉”。心态平和,气机不乱,人体抵抗力就会提高,正如《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总之,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人体要顺应自然,调节自已的生活规律,适当的锻炼,保持平和的心态,清淡有营养的饮食,避免寒湿暑热的邪气,不要在烈日下进行长时间的劳作,如果出现不适,应当及时就医,努力平稳渡过夏季。

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驻黔专家

杜 斌

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尤松鑫、单兆伟等名师大家,国家第五批名老中医师承培养对象,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委员。

临床注重精确辨病识证,方随法定,用药性味醇正,量少力专效宏,临证治疗食管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胆囊炎、胆囊结石、脂肪肝、消化道功能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术后调理及内科杂病等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专家坐诊时间及预约挂号方式

坐诊时间:

8月6日(周二)上午

预约方式:

方法一:电话预约挂号

0851-82269999

方法二:扫码预约挂号

医院微信公众号


医院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