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税务:“税务蓝”助力文化旅游“产业红”
盛夏7月,全国各地陆续开启高温模式,在暑假出行游玩时,有着“中国凉都”美誉的六盘水便成了消暑纳凉的不二之选地。六盘水夏季平均温度只有19摄氏度,且多次荣膺“最受欢迎全域旅游目的地”“避暑旅游十佳城市”“中国康养城市50强”等称号,荣誉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贵州六盘水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
税务干部到六盘水微笑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入户走访 (林文莉 摄)
税惠落实,助文旅企业轻装上阵
走进时下的野玉海山地旅游度假区,盛夏季节依旧凉爽。野玉海位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这也让野玉海成为了贵州省内及周边省市游客夏季出游向往地。
与以往热闹不同,2020年景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曾一度闭园歇业。好在税务部门有力落实系列税收优惠,让当地文旅企业轻装上阵,各类文化活动恢复生机。
水城区海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野玉海景区内经营小火车观光游览服务,单轨小火车串联起“野”“玉”“海”三个景点,而野玉海景区又串联起周边数千户搬出大山的群众,帮助村民创业就业。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着力点,结合该企业经营特点,税务部门多次送税费优惠“礼包”上门,辅导企业享受了13.3万余元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优惠政策。
水城区海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玉芹表示:“疫情的影响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国家充分考虑到我们小微企业的难处,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的税费能帮助我们解决异地扶贫搬迁居民的工资,给企业发展送来‘定心丸’”。
同样受益的还有盘州市汉兴缘旅游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要从事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开发和运营管理等业务。
“公司因前期投入较大,流动资金紧张,公司的运营压力很大。”该公司法人杨泳介绍。“6086万元的留抵退税不仅让公司付清了前期工程的尾款,还及时为当前的温泉项目注入了现金流,降低了运营成本,促进生产经营进入良性循环,有效地帮助企业渡过疫情的困难时期。”
精细服务,为文旅企业赋能加码
2022年,六盘水文旅产业发展形势向好,贵州乌蒙大草原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销售收入稳步上升。
“今年以来,旅游业回暖,我们景区的游客量开始增多,但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老旧,许多设备和项目需要更新,资金紧张是一大难题。4月以来,税务部门多次上门宣传辅导,600多万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让我们在旺季到来前有了充足的时间和资金进行改扩建,今年销售收入比往年好太多。”企业法人黄晶说道。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执行以来,当地税务局主动作为,提前筛查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针对行业特点制定政策清单,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上门进行“一对一”的精准服务,贵州乌蒙大草原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便是受惠企业之一。
针对疫情期间文旅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国家税务总局六盘水市税务局以“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为载体,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点对点辅导,帮助纳税人缴费人精准享受税费优惠政策。
“税务机关在从政策解读、纳税申报、退税申请等退税流程手把手辅导,提交申请后很快就退到了账上。必须给税务部门优质高效又贴心的服务点赞。” 六枝特区农旅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任婷介绍,今年6月,在税务机关辅导下企业成功办理了439.48万元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有效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压力。
提起未来发展,任婷自信地说:“这次的留抵退税资金准备用在六枝特区底溪老年养护楼项目建设,加快工程进度,早日为老年人提供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将企业工作重点转向助力乡村振兴,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实绩回馈社会 。”
(通讯员:李洲元 杨书惠 何春瑾 夏邦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