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李子何处有 • 贵州镇宁走一走!
编者按:贵州深山古木中产的蜂糖李以质优价高被称为中国李子中的“爱马仕”。端午将至,贵阳已出现销售六马镇蜂糖李热潮,售价从一斤40元到80元不等。这些蜂糖李真的来自核心产区六马镇吗?为此,记者探访镇宁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六马镇。
2021年芒种,在镇宁自治县六马镇许埋村的山中,天光很早就亮了,微凉的风送来的李子果香透着一丝丝甜蜜。骑摩托带着一叠塑料桶去采摘四月李的村民越来越多。缀满果子的李树似乎盛不下人们的喜悦热情以及一些焦急。
阳光从山地一点点铺开去,铺开去,直到山脚打帮河倒映青山粼粼碎金般的光芒。闪闪亮亮的日子又一天。
最早的一波村民清晨五点过就上山了。现采的果子价格一斤往往比隔夜交给客商的高两三毛。一个月前,镇上就住满了江西、四川、重庆、广州等天南海北来收四月李的客商。在国内,第一批李子三月红出在四川。但在客商眼里,口感品相远远不如六马镇的四月李。于是,他们涌来了这里。
有些客商要求中午11点交货,以便能让冷链车及时送走。今年年成好,没有遭遇冰雹,四月李产量翻倍。管护得好的人家,收成大约多了三四倍。客商的收购价格也一直稳在两块多一斤。现在接近四月李收购的尾声了。村民得抓紧时间采。
四月李旁边,被称为李中贵族的蜂糖李沉甸甸挂满了枝丫。再过半个月,黄澄澄的一咬满口蜜甜的蜂糖李就大量上市了。果肉致密酥脆,连果皮都是脆甜的。在原产地拍摄蜂糖李做预售,成为省内成熟营销渠道向消费者证明品质的策略。
六马镇是蜂糖李的核心产区,已种植12万亩,占镇宁种植面积的大半壁“江山”——镇宁种植面积达20.76万亩。
山外的人们早已按捺不住了。在六马镇特殊的河谷气候孕育下,有些村寨的蜂糖李已经成熟,零星售卖。更让吃货们下单的手无处安放。
省内外的订单通过电商等平台聚集到山里。寻找优质山果的销售商团队也不断进山。按果品分级,预计今年批发价一斤在50—80元之间。一个特级果子价格常常相当于一碗牛肉粉。
仍旧供不应求。山外的人只是担心,到手的是不是真正的蜂糖李。保证果源和品质成为销售平台竞争的利器。
大山深处的奇迹
蜂糖李的出现更像是贵州大山深处酝酿出的奇迹。没人说得清楚这种品质品相迥异于常的李子到底什么时候出现的。在本地人眼中,只有好吃得愿意花钱买人人争抢的大李子和难吃的小李子。大李子就是蜂糖李。个头很大,大的直径达6公分左右,还有个深深的果沟,汁水饱满时像婴儿胖嘟嘟的小屁股。传说蜂糖李母本树上有个巨大的蜂巢,常年有蜂蜜溢出顺树干滴到树根,根系便将蜂蜜之精华吸入转换,结出的果甜犹如蜂蜜。
因为当地在1200年前就开始种植桐树,“中国六马桐油”还享受过出口的优惠,大李子便被唤作桐壳李。口口相传是从一场36年前的婚礼开始的。六马镇弄袍村的年轻男子到打帮乡夹道村磨也组迎娶心爱的姑娘。细心的新娘发现迎亲的人们很喜欢吃自己采来的大李子,于是带了72株果苗离开,在新生活开始的地方种上,和大家一起分享绝佳的滋味。
几十年过去了,磨也组的老树们仿佛完成世间使命一样,无声无息消失在时光中,只剩弄袍村的50棵历经风霜的老树了。这些老树丰茂的枝条成为整个镇蜂糖李的源头。古木苍天的弄袍村孕育出了8000多亩蜂糖李,90%以上的村民靠着蜂糖李过上幸福生活。
许埋村那些甜蜜的果子,也发源于此。果子带来的甜蜜笑容是村民脸上的标记。
2017年“镇宁蜂糖李”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同年,荣获“全国优质李金奖”荣誉称号。
好果子沉淀了细腻的心思
许埋村最早引种蜂糖李的村民卢宁用12年的时间验证了自己的市场眼光。其实蜂糖李2012年刚进入市场,市场售价一斤也就9块钱。2015年才开始卖到了30块钱一斤。但做电器销售积累的商业经验告诉他,蜂糖李会火。人们一定会追求高品质的李子。6月11日早上卢宁拍摄的自家果园蜂糖李,还有一个周就上市了。
六马镇有3万多人,其中布依族2万多,占总人口的64.5%;苗族6408人,占总人口的19.4%。像很多深山中的少数民族寨子,这里上了点年纪的人们常常只能勉强听懂“汉话”,口头无法表达。山中的这些珍品怎么远销省外创造更大利润,他们不懂。只是单纯地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但怎么从早忙到晚,仔细种好果子,是他们最擅长的。
正午阳光洒进果园,空气清新,飘着果香。鸟鸣山更幽。
这是天然果园的滋味。成熟前,若是心急的果农一顿用药操作,气温上来,果子便充斥刺鼻的药物味道。
按有机方式种植管护,运各种猪粪牛粪鸡粪提供充足养料,精心修剪打理,保证高品质,是种植大户们的共识。
“绝对不能打草甘膦。”卢宁的妻子黄念就像说到孩子被伤害一样:草甘膦一入地,果树的叶子很快便黄了。心疼啊。那么粗壮的果树都无法承受药品的侵蚀性。从此,她都是带着人上山除草。
在六马镇,种植李子并不是遵循教科书那样枯燥无味。深入六马镇后,你会发现,他们对事物理解的细腻的程度超出你想象。一桌子菜,蘸水能分三种。炖鸡配的蘸水是新鲜花椒加烧椒蒜末小葱,炖牛肉配的是烧椒西红柿蒜末小葱蘸水。一盘普通的生菜,配的是红油肉末豆豉青椒蘸水。六马镇人喜欢吃的五彩糯米饭,取山中植物染就,配上新鲜的砂仁一起炒,完美地呈现出自然的米香、糯香、砂仁的清香。蘸水的搭配体现了当地人对升华天然好滋味的理解。
人们常常说蜂糖李的“绝”来自生长环境独特不可复制,品种独特不可复制和口感独特不可复制。这里的人沉淀的管护细腻,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
如今,镇宁自治县无公害产地认定面积约3.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认证5家。“镇宁蜂糖李”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有16家经营主体取得无公害产地认定获产品认证或有机认证,具有地标使用权。村民五点就上山采果。
站在许埋村家附近果园的黄念,示范着采果动作要领:两个手指捏着采不能一把抓,那样会毁损果霜。
几场雨几场太阳一过,端午就到了。这些蜂糖李已经八成熟以上,将根据订单分发省内外。放冰箱,蒙上保鲜膜,可以延续15天。
暮色四合,云彩变幻。散落在果实累累的李子树中的高大气派洋房们逐渐融入夜色。
从江西来收购四月李的年轻夫妇,晚上寄走了满满一车,20个小时后就到了江西的水果批发市场开始售卖。他们在卢宁的客厅里忙着折纸箱,第二天用。一脸笑意。这三年,六马镇的李子给了他们这样全国跑的水果收购商幸福生活保障。
又一个闪闪发光的清晨开启了。六马镇20万亩李树沐浴在天光中。弄袍村村民韦进文的30亩蜂糖李结得比往年好。他想的还是做有机果,有更好的品质。
今年,预计镇宁自治县蜂糖李的采收面积达11.2万亩,产量达4.86万吨,产值达19.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