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贵州高射炮打“冰雹”,你见过吗?

2020-05-09 15:39

这个夏天,比往年都热,爽爽的贵阳似乎也不那么“爽”了。

盼着降温,盼着下雨,结果来的却是冰雹——

5月4日,受高空槽、低层切变及局地对流共同影响,贵州省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冰雹云对流单体,局地遭受了超强冰雹云袭击。

5月4日傍晚岑巩县羊桥乡突降冰雹

说是“冰”雹,打起来却一点不让人觉得凉爽,作为一种气象灾害,冰雹不仅砸人疼,砸在农作物和建筑上造成的危害更是巨大。

为加强对冰雹等气象灾害的预防,避免冰雹天气对我省农作物和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5月8日,清镇市红枫乡镇气象站在红枫湖区域进行人工影响天气防雹演练, 动静APP与贵州省气象局对这场演练进行了全程直播。

直播海报

此次活动主要是针对高炮发射催化剂炮弹防雹过程进行演练。据了解,气象站发射催化剂炮弹防雹的原理是,利用37mm高射机关炮和火箭发射器将装有催化剂(碘化银)的炮弹和火箭弹发射到4000至8000米高的云层中。

火箭弹发射器

37mm高射炮

催化剂高射炮弹

进入云层后,炮弹喷洒出的催化剂会形成数量较多的小冰晶,吸收云层中的水分,从而减少冰雹的数量和重量,随着高度的降低,体积较小的冰雹会化为雨水,最终达到减少和消除冰雹,增加降水的效果——

简而言之,就是在冰雹下下来之前把它们“打碎”。

发射过程共分四个阶段,定位阶段,申请阶段,发射前准备阶段和发射阶段:气象站在收到省气象局发布的预警信息之后,通过雷达回波对易形成冰雹区域进行定位,并向相关部门提交发射申请,申请通过后士兵检查发射装置,准备弹药,随后进行发射。每次发射炮弹数量为100发,在一分钟内全部发射完毕,整个过程仅需20分钟。

雷达回波强度图:红色区域为冰雹易形成区域,蓝色区域为降水区域

据贵阳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高炮技师陈刚介绍,通过发射催化剂炮弹防雹,不仅可以减少冰雹等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还可以起到增加降水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红枫湖的蓄水量,补充了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并且该气象站也同时为“天眼”系统提供了外围冰雹等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

发射场景

这就是此次防雹演习的全过程了,怎么样,这一声声清脆的炮响,是否给屏幕前的您带去了一丝清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