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旅知识趣味挑战大赛知识要点 | 康养贵州—— 康养政策(二)

文体旅事业部 | 2023-05-10 10:44

发展康养产业,贵州具有独特优势。

贵州素有“黔地无闲草,遍地皆灵药”的美誉,森林覆盖率达62%,中草药品种占全国的80%,中药大品种资源和数量均居全国第二;截至2022年底,贵州温泉(地热)类资源单体达203处,全省共有生态体育公园104个、汽车露营基地100个、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6条……

同时,贵州积极推进健康与旅游、养老、中医药、互联网、健身休闲等产业融合,将健康产业作为“健康贵州建设”五大重点之一,推动大健康与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高位嫁接、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加速形成全产业融合、全区域发展、全方位开放的大健康产业链。

随着新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贵州发展卫生健康事业获得更多支持。2021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决定拿出近100亿元资金整体提升全省卫生健康水平,以健康医疗、健康养生、健康运动、健康宣教、健康旅游、健康食药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康养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在“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品牌的加持下,贵州正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和智慧健康产业发展集聚区。这就是说,康养产业,未来将成为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动能。

康养政策

近年来,贵州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态资源,出台实施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康养产业。

01 康养旅游产业集聚区

《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充分发挥生态人文资源、医疗保健资源优势,重点依托贵阳、六盘水、安顺、铜仁等重点旅游城市,大力推进城市康养社区建设。依托中心城市和重点景区,建立集医疗、养生、养情、养心、休闲功能一体化康养小镇。充分利用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自然村合并等政策,实施乡村生态康养示范工程,打造一批集科技示范、农业创意、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康养民族村寨。

重点发展康养旅游、候鸟式养老、保健品开发、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业态,配套相关服务机构和设施,打造一批融健身休闲、医疗养生、旅居养老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带动力强,康养基地和康养示范区。

02 森林康养发展总体建设任务

《贵州省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21一2025年)》明确,“十四五”时期,贵州省森林康养发展总体建设任务,要扎实开展现有森林康养(试点)基地评定;逐步完善森林康养标准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森林康养产品开发;有效促进森林康养(试点)基地提档升级;积极创建森林康养示范县。到2025年,创建森林康养示范县(市、区)10个(其中省级引导创建5个),提升建设森林康养(试点)基地70个、建成森林康养步道300公里;森林康养年服务150万人次,实现森林康养年综合收入300亿元。

03 康养林建设

《贵州省森林康养发展规划(2021一2025年)》提出,充分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运用现代森林经营技术模式,结合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功能区划,针对性的营造及补植景观类、药材类、芳香类植物,结合森林康养活动需求,以医疗型、保健型和改善环境型树种为主体,因地制宜新建、补植、补造和抚育各功能类型的康养林。打造主题化森林浴场,开展森林瑜伽、森林冥想等森林康养活动,满足不同森林康养活动的需求。到2025年,力争提升全省康养林面积3.0万亩。

04 森林康养产品

森林康养产品主要包括森林康养医(疗)养产品、养老产品、药食产品、体育产品、学龄前儿童自然体验项目、青少年自然教育体验项目等教育产品和森林康养温泉产品。

05 一核双翼外环带

《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出,在“十四五”期间,贵州省大健康产业以“一核、双翼、外环带”产业发展思路。“一核”即以贵阳贵安为核心,充分发挥贵阳省会城市的作用,以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强省会”五年行动为重大契机,在贵阳贵安规划建设省级大健康产业核心园区,进而辐射和扩展到遵义、毕节、安顺、黔南等地区。“双翼”即安顺和遵义,重点打造健康+管理、旅游、康养、养老融合发展区。“外环带”即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和铜仁,持续打造健康养生养老、山地运动、森林康养、温泉康养、民族药特色产业带,在六盘水、兴义重点打造康体养生养老产业集聚区,在毕节重点打造亚高原绿色康体养生集聚区,在铜仁重点打造梵净山生态养生特色发展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