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之乡”海南文昌:年产7000多万个椰子,产值达25亿元
文昌市,海南省直辖县级市。近年来,海南文昌利用本地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发展,逐步实现从单一产业到全产业链的完善。
作为“椰子之乡”,文昌市椰树种植面积约23万亩,年产7000多万个椰子,能创造约25亿元的年产值。在文昌人的心目中,椰子浑身都是宝,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产业。
椰子成熟后,把它们从树上摘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文昌,有不少专业的摘椰人。今天,吉荣和他的同伴为了完成1000个椰子的采摘,要爬五六十棵椰子树。这不仅要有胆识和体力,还要熟练使用爬树工具。
在海南,有句老话叫“椰子浑身都是宝”。符史文是削椰子皮的高手,他跟妻子两人搭档,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赚约900元。我们平时买到的椰青,都是这样纯手工一刀一刀削出来的。
针对不同的需求,椰子还有另外一种惊心动魄的打开方式。这种剥椰方式既有危险又有难度,70岁的李奋大叔一分钟能剥开4个椰子,是当地数一数二的高手。
在李大叔的指导下,记者张露馨也鼓足勇气上手一试!
椰棕是从中果皮中提取的丝状物质,这种坚韧的纤维可用于生产椰棕床垫、坐垫等生活用品。
椰子壳是椰子的内果皮,同时也是整个椰子最坚硬的部分。当地人会将椰壳做成精美的椰雕和生活用品。椰子刷、椰子碗,都是海南人厨房里的标配。
对大多数人来说,吃椰子才是终极目标。椰子糖、椰子点心、椰汁饮料等等,品类繁多。当椰子遇到文昌鸡,便成就了一道海南名菜——椰子鸡。
海南文昌鸡因产自文昌而得名,已有400多年的养殖历史,是海南独有的地方优良肉鸡品种。
2009年,岑振丁开始从事文昌鸡养殖,如今,已经发展到8个养鸡棚。他每天要为26400只文昌鸡做好服务。文昌鸡一年可以养两批,出栏后能为他带来18万元的收入。除此之外,卖鸡蛋、卖鸡粪还能带来4万元左右的收入。
2022年,仅文昌市本地,文昌鸡的出栏量就有6000多万只,销售到全国12个省份,创造总产值约34.32亿元,带动全市约16000户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如果在椰子鸡里,加入斑兰汁,就成了另一道海南特色美食——斑兰椰子鸡。文昌是著名的侨乡,70多年前,斑兰跟随当地华侨来到重兴镇。斑兰叶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它还有染色、增香的天然功能。
符大业是重兴镇加昌村党支部书记,最近几天,他跟小伙伴一直在加紧讨论斑兰粽子的研发。
一种是将糯米用斑兰汁浸泡,沿用当地人传统包粽子的方式,加入五花肉和咸蛋黄做成的斑兰咸粽。
另一种则是用斑兰叶包裹白糯米,做成一个个小巧可爱的“一口粽”。
依靠斑兰种植、企业合作和电商销售,加昌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超过100万元。仅仅四年时间,昔日沟沟坎坎的林下荒地已经变成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宝地。
从树上的椰子到地上的文昌鸡,再到林间的斑兰叶,文昌以特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海南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