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贵阳 | 花溪区黔陶乡:加速香葱“出山”步伐 创响“黔陶香”乡字号品牌
在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看似不起眼的小小“香葱”,在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逐渐成为该乡的特色支柱产业。
近年来,黔陶乡按照“发展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采取“香葱+水稻(生姜)+香葱”的轮种模式,科学开展生产种植。按照省、市、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黔陶乡邀请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的种植专家,结合骑龙村、马场村、赵司村的地形、土质、气候等特点,研究编制黔陶乡香葱产业发展方案,成立香葱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和相关扶持政策,引导香葱产业发展,鼓励外出务工村民回乡大面积种植香葱。目前,黔陶乡坝区香葱基地已成为贵阳市大规模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之一。
黔陶乡党委政府还积极推动搭建“村社一体”创业带富平台,成立“云耀合作社”“达源顺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吸纳1000多户农户,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党支部+合作社+市场+群众”两种发展模式,使黔陶乡香葱产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道路,健全了民主管理、账务管理、盈余分配等制度,形成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同时,黔陶乡完成无公害生产基地申报3531亩,完成无公害香葱产品申报,建成了总面积9000平方米的坝区香葱采后处理中心,不仅加速推进了香葱“出山”步伐,也为广大葱农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增加了收入。
目前,黔陶乡香葱种植面积达1万亩次,有1100多户4500人参与到香葱种植中,年总产量达2.8万多吨、总产值达5600多万元,亩产值达1.5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增加到了2万元。
黔陶乡党委书记刘天介绍,下一步,乡里将围绕有机高端、农旅融合,把香葱产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香葱的品质,创响“黔陶香”乡字号品牌,不断增加村民收入,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字资料来源:花溪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