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 全国高血压日丨血压如何长期达标,今天说清楚了

贵黔国际总医院宣传部 | 2022-10-08 13:09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首,平均四个成年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会严重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被称为“无形杀手”。

但很多人对高血压的危害还是不够重视,认为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而且不能随便吃药,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我国高血压的特点,测量标准又是什么?高血压诊治误区有哪些,该如何正确应对?
接下来,贵黔专家权威科普“无形杀手”高血压,一定要了解——

01什么是高血压?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压力过大就成高血压。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如您在医院或诊所内测量收缩压超过140 mmHg或是舒张压超过90mmHg,且至少有3天都存在这种现象,即为高血压。

02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会加重动脉硬化的进展,导致心、脑、肾等器官产生损害,容易造成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病、血管病、眼底病等并发症。

03如何长期达标,平稳降压?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

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年龄在65~79岁的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患者降至140/90mmHg以下。

除以上科普知识以外,还需要了解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不随便吃药,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很多40-50岁的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担心服用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这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

降压药无耐药性、抗药性;血压控制得越早,越能早期保护血管,预防并发症发生;降压药无依赖性、成瘾性;不是无法停药,而是不该停药。 

误区二一次专家门诊长期受用

目前还缺乏针对高血压病因的根本性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终身服药的同时,还需做定期检查,以便评价降压药疗效,监测靶器官损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并非一成不变。

误区三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降压治疗时必须要掌握住平稳降压的原则。如果血压下降速度太快,会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事件。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在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绝大多数的长效降压药需要1-2周才能达到最大和稳定的降压作用,不要急于更换降压药的品种。

误区四药物种类越少越好

单药加量常增加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提高疗效、减少剂量、减轻副作用;单片复方制剂增强疗效,增加依从性。

那么,高血压到底应该怎么治疗呢?

权威专家表示,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

1.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蛋白质为主。

限食盐: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减重:能够起到减少脂肪的作用,血液中的脂肪也会有所降低,对引起高血压的其他因素有缓解作用。

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限酒: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适量运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

2.按时服用降压药

大部分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按照医生的方案坚持合理用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

这些关于高血压的科普,您都get了吗?

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坚持的,带来的获益也是长长久久的,所以不要松懈,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