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两会”首场“代表、委员、局长通道”开启
1月11日上午,贵阳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代表、委员、局长通道”首场集中采访活动举行,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走上通道,聚焦“数字经济”“文旅发展”等主题,进行主题发布并接受媒体集中采访。
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贵安新区大数据和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雪蓉
“数字经济”作为“风口”产业,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贵阳贵安顺应人工智能发展潮流,聚集“算力、赋能、产业”三个关键,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数字活市”取得明显成效,“中国数谷”影响力持续提升。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贵安新区大数据和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雪蓉介绍,贵阳贵安2025年“一软一硬”产业规模将力争达到1500亿元以上,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聚集企业1600家,大数据交易所交易额累计突破100亿元。
“目前养老服务重复与空白并存,经济效益也大受影响,养老资源供给数字化转型已势在必行。”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事关民生事业的发展程度,市人大代表、海峡创新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区域副总经理刘丹围绕数字经济赋能养老产业发展介绍了未来居家养老新模式,在答记者问环节,他说:“必须在不断完善现有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开创新的业态,用以满足老人、子女、社区、街道、机构、政府在养老问题的上的实际刚需,以智能化赋能实现养老资源的集中调度,解决根本的养老服务供给,才能有效应对老龄化走高的现状。”
十多年来,贵阳贵安积极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智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取得积极成效。“贵阳抢占大数据发展先机,走上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数据驱动创新的新路。”市政协委员、贵州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宋青全程参与了贵阳大数据战略的研究和实践,对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深有感触,对于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她建议,要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以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赋能实体经济业态重构,积极探索实体经济的数字应用,大力培育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服务生态。
数字经济长足长效发展,贵阳旅游产业也在“强省会”战略引领下,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道上,代表、委员、局长还围绕文旅发展进行了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热点问题。
人大代表刘丹
黔灵山公园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城市公园,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自然资源。市人大代表、市旅游协会会长时成刚提出了《关于加大力度打造黔灵山景区的建议》。“要通过黔灵山景区现有的资源优势,将其打造成贵阳城市旅游‘新名片’。”时成刚说,可以采取精心统筹发展布局、提升周边整体形象,融入文化元素、提升特色优势,打造景区生态、建设内环步道,打造山顶观景台、赏贵阳美景等措施,进一步挖掘黔灵山景区潜力。
人大代表时成刚
“老字号”是民族品牌的集中代表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近年来,贵阳市大力实施“老字号”工程,为贵阳市老字号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当前贵阳市老字号品牌建设,市政协委员、民革贵阳市委秘书长滕晓君通过大量调研后建议,要建设老字号品牌聚集区、完善老字号品牌保护机制、搭建多样化推广平台、做好人才培养和招引,恢复“老字号”的荣光,在文旅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熊列
2024年,贵阳贵安文旅聚焦“六爽”,大力推进“文化贵阳”建设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全年接待过夜游客340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10%,“爽爽贵阳”文旅亮点不断,火爆出圈。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熊列介绍,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将按照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要求,聚焦“强旅游”和文化贵阳建设,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名城为总目标,持续发力,全面提升文旅发展能级。
政协委员宋青
政协委员滕晓君
……
贵阳市两会,是观察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据了解,设置“代表·委员·局长通道”,是今年贵阳市“两会”办会的创新之举。通道一头连着发展大计、一头连着民生关切,展示贵阳贵安的开放形象。1月11日至13日,代表、委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将围绕数字经济、文旅发展、工业强市、民生保障、人才建设、生态文明等六大主题,晒履职成效、聊务实建议,回答记者提问、回应民生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