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自治县教育体育局:普及普惠促民生 规范发展提质量
近年来,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工作目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多措并举不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该县被教育部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瞄准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助推全县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靶向,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美好期盼。采取“一减、一转、一加”方式全力提升普及普惠水平,202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5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74.23%。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亿余元,采取新建、改建、扩建、回购等方式,新增公办幼儿园12所,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从450个增加到3445个,极大地增加城区学位供给。为破解师资队伍不足问题。采取特岗补充、转岗、外调、临聘、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补充师资力量。2023年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与在园幼儿总数之比1:12.95、教职工与幼儿比1:6.38、保教人员与幼儿比达1:8.09。
完善教育工作体系
学前教育稳步推进
全面完善三个工作体系,坚持“抓普及、强规范、促提高、显特色、上水平、创品牌”的工作思路,制度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幼儿园,率先成为全省“自主游戏”实验县。初步形成土家族特色、竹文化、农耕文化、仡佬族三幺台饮食文化等课程,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提升。为实现规范化办园,严格落实民办园许可证审批和年检制度。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导向,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优质园,致力布局“五同步”原则。通过6大扶持措施,有效支持普惠性民办园规范发展,形成公办和民办协同发展格局。
强化四大保障措施
创建“双普”工作领导小组
该县以强化四大保障措施,先后通过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县域学前教育工作。同时强化资金投入。通过县级财力保障中优先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拨付,对公办幼儿园纳入年初预算安排,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行补助。通过强化幼儿园安全保障。全面落实多部门对幼儿园园所、食品、卫生、校车、消防等各方面的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幼儿园“三防”体系建设,乡村以上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置率、视频监控系统和公安机关联网率、一键式报警与公安联网率、中小学封闭化管理实现四个100%。
同时以“名园带新园、公办园带民办园、优质园扶薄弱园”的工作思路,以“集团化办园”模式,发挥学前教育责任区核心园、专家团队指导、市级示范幼儿园、县级示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强带弱、实现共同发展。
未来,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将将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化解重点难点,全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工程,推动学前教育进一步安全优质发展。
供稿人:洪绍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