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医生 | 20厘米牙刷卡喉命悬一线!省二医内镜“无创取物”化解危机

2025-10-23 14:14

近日,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通过消化内镜异物取出术,成功为一名误吞20厘米塑料牙刷的特殊患者实施救治,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正常进食。

据悉,该患者因精神疾病发作不慎吞入整支塑料牙刷。接诊后,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蒋丽通过详细检查发现,牙刷卡在食管下段与胃入口(贲门)交界处,形成“两头受力”的危险状态:一端顶压胃壁,另一端斜刺食管壁。由于牙刷长度接近胃体充盈状态下的直径,若强行推进可能导致食管穿孔、纵隔感染或致命性大出血。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消化内科立即启动多学科会诊,联合临床心理科、麻醉科及手术室专家制定手术方案。经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创伤小、恢复快的消化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手术过程中,操作医生通过胃镜精准定位牙刷位置,使用圈套器套住牙刷中部后,需克服食管三处生理狭窄的挑战,将整支牙刷安全撤出。得益于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胃食管黏膜未出现明显损伤。

“传统外科手术需要开胸或开腹,而内镜技术通过自然腔道操作,可将创伤降到最低。”蒋丽医生介绍,消化内镜异物取出术兼具诊断与治疗价值,尤其适用于尖锐、长条形等高危异物的紧急处置。

术后,患者家属特意定锦旗送到科室。家属激动表示:“这支牙刷就像定时炸弹,多亏蒋丽医生和团队及时化解危机!”

专家提醒:异物卡喉切勿“土法自救”

蒋丽医生指出,近期科室已成功取出鱼刺、枣核、电池、留置针等各类消化道异物,但误吞异物仍需警惕:

立即禁食禁水:防止异物进一步损伤消化道;

尽快就医:选择具备消化内镜技术的正规医院;

拒绝“土方法”:吞咽饭团、喝醋等行为可能加重损伤。

时间就是安全线。”蒋丽提醒,尤其对儿童、老年人及精神疾病患者,需加强看护并避免接触小件物品。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消化道异物引发的急诊案例超万例,及时规范处理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