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扣不合格气瓶71只!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瓶装燃气突击检查

贵阳市场监管 | 2021-11-20 18:01

11月17日,贵阳市市场监管局和白云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执法,对白云区建设南路、鸡场街、金园路小吃街餐饮店使用的气瓶进行突击检查,查扣不合格气瓶71只。

图片

此次行动共检查餐饮行业20家,主要检查餐饮行业使用的气瓶是否存在报废瓶、过期瓶、超期未检瓶等不合格气瓶,瓶装燃气是否能够追本溯源以及是否能够提供合法有效的瓶装燃气进货手续,共查获9家餐饮店使用的不合格气瓶71只,其中12.5公斤的13只,4.2公斤的58只。现场取证后,执法人员依法对不合格气瓶进行扣押并转移至安全场所,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建设南路两旁都是餐饮店,是白云区市民最喜欢光顾的美食街之一。执法人员亮明身份后,对餐饮店逐一开展检查。检查中发现,有的餐饮店一家店内就存放20多只气瓶,且同一家店内的气瓶中既有规范的“智能瓶”也有不合格气瓶。

图片

鸡场街在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地块中,环境更加复杂,检查中发现2家餐饮店存在无证经营情况。在一家包子店,店主在气瓶旁烤着煤火炉吃饭,而店中的一只过期气瓶是2006年生产的,已经超过使用年限,气阀也存在松动问题。

图片

不久前,市场监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市面上有不合格气瓶流通,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安排人员对市面上流通的气瓶进行排查,通过跟踪、走访、蹲点了解情况,最终锁定白云区这两处餐饮行业相对集中的区域。

图片

为了消除气瓶安全隐患,规范燃气领域经营秩序,贵阳市搭建“气瓶追溯管理平台”,实现气瓶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具有合法“身份”的气瓶都有一个二维码,有的在气瓶开关阀顶部,有的是一个特制的吊牌固定在瓶体上部。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气瓶制造单位、适用温度、制造年月、检验日期等信息,有“身份证”的气瓶更能保障使用时的安全。

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对燃气产品质量的监管,依法对气瓶、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燃气计量表进行监管,加大对非法经营充装液化气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顺藤摸瓜、上下游追溯排查,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让不合格气瓶无处藏身,进一步规范燃气市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助力推进“一圈两场三改”。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

广大市民群众,在购买瓶装燃气时,选择正规供气商购买,并可通过瓶身上的二维码来辨别气瓶是否为合法合规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