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人太容易被原始基因驱动,可只有战胜自己,才算得上高级生命@自我提升特辑

第925夜|陪伴曲《逆风向阳花》
心理学提出过一个“自我服务偏差”的概念。意思是,人天生有一种攻击性,从心底认为自己要赢过别人。这就像公司举办头脑风暴,你总想打压别人的提议。讨论家庭事务,你总想纠正伴侣的看法。一味对别人吹毛求疵,结果必将是陷入纷争,树敌无数。
只有摒弃争强好胜的本性,低调行事,人才能拥有和谐的社交环境。少了与他人的对抗,才能聚焦精力,迎战自己的难题。

1. 反否定的本能
有一年足球联赛,达特茅斯印第安人队对阵普林斯顿老虎队。比赛火药味十足,双方发生激烈的肢体冲突。印第安队的一个球员被踢断了鼻梁骨,老虎队也有几人伤到了小腿。裁判断定,双方都犯规了,都应受到处罚。
可社会学家阿尔伯特出于好奇,做了一个调研。他从达特茅斯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采访了一些学生。结果,两校学生都只顾指责对方,谁也不进行反思。
阿尔伯特感慨:人往往因为立场、观念、情感,而盲目地否定他人。
一看孩子没考好,就断定他没好好学;一见同事做错事,就认为他不负责;听闻朋友失业,就给人贴上失败的标签……其实,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我们又有何资格去品头论足。
我们要做的,是别急着否定别人,就是要用心发觉别人的闪光点。肯定他人的付出,也不吝啬自己的赞赏。当你学会欣赏别人,自然能得到别人尊重。
2. 反争辩的本能
有人问:为什么有些人,那么爱反驳?
答:因为我们总想证明自己强,自己对。
可碰上分歧一味争辩,只会推远了别人,消耗了自己。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三观里。
我们没必要越位到别人的生活里,辨是非,争对错。
各自的人生,各自负责就好。
3. 反控制的本能
人际关系的一大杀手——“凡事听我的!”生活中,我们太渴望驾驭一切,包括对别人的控制。
教养孩子,你连他吃什么饭,穿哪件衣服都管;与伴侣相处,对方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都要干涉。
然而,成年人的世界,每个人都各自为营。任何干涉与控制,本质都是挑衅。不管是以爱为名,还是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控制欲都是摧毁关系的炸弹。
我们拼命地想要改变别人,别人拼命地厌恶着,对抗着。倒不如松松手,允许别人做他自己,也把自己解脱出来。

听友投稿|作者:青年文摘
《遇见》栏目投稿邮箱:gszsgsl@163.com
点击图片关注每日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