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飘香·传唱经典丨孔学堂诗韵文化时间——黔文物语·中国水利电力的先驱,他来自贵州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4-08-09 09:00

古韵飘香·传唱经典

———————————————————————

黔文物语

中国水利电力的先驱,他来自贵州

历史上,我国自清朝末年开展洋务运动,西方科学技术纷纷引入国内,对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那个时候,由于中国自身的科技人才不足,许多工程、厂矿、电站的建设,都得依靠外来技术人才。但是,中国人向来是有志气的,不少留学人员赴外国刻苦学习本领,归国后独立自主创办科技事业。如1915年在南京建成的“下关电灯厂”就是由中国工程师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国内第一座火力发电厂。值得一提的是,设计、施工这座发电厂又兼厂长的人是位贵州人,名叫许先甲。

许先甲(许肇南)

许先甲(1886--1960年),字肇南,号石枬,贵阳人。幼年丧父,由母亲抚育长大。在私塾读书期间,对中国古文字学产生浓厚兴趣。考入成都高等学堂,那时,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深深吸引着他。此后,他还秘密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他抱定“科学救国”的宏愿,于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3年后又转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深造,是贵州省历史上第一位赴美的留学生,立志学好“科学救国”的真本领。

1910年,许先甲回国报考公费留学生,取得第二届清华公费生资格,再度赴美。先入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电机工程,获该校学士学位和工程师学位。后入哈佛大学攻读工业经济和经营管理学科。留美期间,许先甲积极参加留学生活动,传播爱国主义思想,被推选为中国留美学生会会长。他又同杨铨、任鸿隽、胡敦复等共同发起,在康奈尔大学成立“中国科学社”“中国工程师学会”,团结更多的人投身“科学救国”的行列中来。

1914年,许先甲学成归国,不久便接受著名实业家张謇的聘请,出任新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校务主任,后来又被任命为该校校长。许先甲延揽师资,制定建校方案和教育宗旨,确立联系实际、注重实地练习的学风。教学严谨,技术扎实,为我国培养出最早的一批水利工程专家。河海工程学校成了中国第一所完全由中国人才创办的工科大学。

在南京期间,许先甲受命兼任“下关电灯厂”筹备厂长的职务。他指导工程人员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终于建成中国人自办的火力发电厂,从而为我国电力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开了先河。由于他教育和工程实践的业绩,被科技界公认为中国水利电力的先驱。

资料来源:黄万机、田原著,《黔山灵秀钟人杰:历代英才与贵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