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卧镇6000余亩韭菜有“钱”景
眼下,黔西南州安龙县德卧镇规划种植的6000余亩韭菜喜获丰收,农户们正忙着收割韭菜,抢“鲜”上市。
韭菜种植周期短、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收割时间可从3月持续到12月。看中韭菜的“钱”景,德卧镇利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等资源优势,着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户大力发展韭菜种植。 “目前,德卧镇种植韭菜6000余亩,主要种植市场销售比较好的久星18号、久星30号、农大丰收三个品种。”德卧镇党委书记黄廷锋说。
一头连接着消费者的“菜篮子”,一头连接着农民增收的“钱袋子”。为确保农户“种得出、卖得好”,德卧镇通过建设韭菜分拣中心,采取“保底收购+随行就市”的灵活定价机制,保障农户利益,促进农户增收。在德卧韭菜分拣中心,数十名工人正熟练地将一捆捆韭菜清洗、打包、装箱。
德卧镇人民政府镇长罗泽民介绍,在德卧村、团山堡村、坡告村三个村,建设三个分拣中心,采取为农户保底收购的方式,最低8毛1斤,最高3元1斤,把农户的韭菜收来后进行分拣,然后进行清洗、包装,统一销售到上海、广州、深圳、重庆、陕西、湖北等市场。三个分拣中心,每天销售量在300吨左右。
“通过示范带动,德卧村、坡告村、马鞭田村、团山堡村、毛杉树村几个村已成为韭菜产业大村,共涉及种植户1200余户,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黄廷锋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到优。如今,韭菜种植产业,已经成为德卧镇农户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韭菜还获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