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发展论坛暨贵州卫视《酱香原产地》开播仪式举行
11月8日下午,由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贵州广播电视台和仁怀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发展论坛暨贵州卫视《酱香原产地》开播仪式在贵阳举行。来自全国和贵州的行业专家、酒企代表和媒体记者等齐聚一堂,共论中国酱香白酒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白酒产业是贵州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流媒体贵州广播电视台始终高度关注贵州白酒产业和相关企业的发展。”贵州广播电视台台长王先宁在致辞中表示,白酒产业已经成为贵州工业的“第一产业”,贵州广播电视台是贵州的“第一电视媒体”,“第一产业”与“第一电视媒体”相互携手,一定能够共同开创贵州白酒产业更加美好的发展未来。《酱香原产地》节目的开播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的又一创新举措,期待能通过这个新平台,大力宣传作为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仁怀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白酒产业健康发展的举措,大力宣传贵州白酒企业的创新发展和品牌建设,助力贵州白酒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酱香白酒是贵州工业特色优势和支柱产业,是实体经济最具差别化的代表之一。”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汪家强在活动现场发言中说到,本次论坛的举办和《酱香原产地》节目的开播,对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宣传贵州酱香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省工信厅将融合化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层级化打造企业梯队、精准化加强要素保障、持续化加强品牌打造;从严加强产区规划管控,从严加强酿造环境保护,从严加强质量管控,规范行业管理,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论坛上,来自科研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贵州白酒产业的产区优势、科技赋能、发展机遇等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江南大学粮食发酵与食品生物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震鸣从“酱香风土”的角度分析了贵州酱香白酒产业的优势。他说,酱香型白酒在全国有超过10个省市生产,但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90%产量在贵州,行业内一致认为赤水河流域是酱香原产地。生产出优质的酱香酒,风土是密码,工艺条件是生产的秘诀。酒的出品跟地域是非常相关的,研究发现,越靠近赤水河流域,有着非常独特的微生物存在,甚至发现新物种微生物,产区的自然地理和微生物风土都密不可分,应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也是贵州产出优秀酱酒所不可缺少的基因。他期待《酱香原产地》节目,可以成为酱酒产区发展情况的一个“暸望塔”,酱酒行业交流的一个新高地,和行业发展动向的一个风向标。
为什么贵州赤水河流域能产出好酒?贵州大学酿酒工程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邱树毅从酱香型白酒产区特征进行了解答。他认为,酱香酒风味物质丰富,成分含量复杂,能形成这样独特的风味,是由于赤水河流域长期以来一直是酿酒的区域,长期微生物的驯化,让有益的微生物对酱酒的生产起到了有效的帮助。另外受区域的环境生态影响,形成了贵州酱酒的风格和特征。在谈到《酱香原产地》节目时,邱树毅说,过去是酒好不怕巷子深,但实际上酒好也要吆喝。我们中国的白酒非常好,希望能够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宣传的扩大,带给世界人民更好的产品。
如何以新技术赋能白酒产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国家酒类品质与安全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王德良在演讲中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借助人脸表情识别手段,快速地捕捉消费者在饮用白酒过程中的感受,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建立消费者智能饮酒评价体系的新技术。王德良认为对于白酒等饮料酒产品而言,饮用品质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首要因素,在智能科技助力下,将更好地展现酱酒的品质之美,美味地喝酒、健康地喝酒将成为未来酱酒的发展趋势。
在现场,新华社和仁怀市联合发布了《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发展指数(2021)》年度报告。《酱香原产地》节目组向专家顾问团颁发了聘书。
据了解,《酱香原产地》将于11月11日起,每周五晚21:40在贵州卫视播出,重点围绕贵州酱香白酒产业优势和仁怀作为核心产区的优势,聚焦全国酱香白酒行业,构筑酱香白酒行业专业、权威的品牌节目和宣传平台,助推贵州省酱香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