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科技之星 | 龙世芳:科技助农,最接“地气”的农业技术工作者

原创 | 2024-11-27 16:59

柔肩担重任,智勇绘新篇

绘科技蓝图,展巾帼风采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嘉宾简介】龙世芳,女,1990年8月出生,侗族,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历。现任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黔东南中心分校农艺师。曾荣获“天柱县2019年度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天柱县劳动模范”“天柱县巾帼建功标兵”“第六届最美天柱人”“黔东南2022年度优秀巾帼女性”“黔东南州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第八届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获“全省农技人员创新创业基础性示范服务优秀个人”“全省创新创业行动‘揭榜挂帅’优秀团队”等奖项。

“把平凡的事做到更好,把简单的事做到不简单”,多年来,龙世芳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想做,全身心投入到天柱县农业技术推广、粮油种植技术指导、坝区产业发展、耕地撂荒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在平凡的农业技术推广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事业,默默为天柱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在田间地头,她是老百姓口中的“小龙妹”

整地、运盘、摆盘、盖无纺布、育苗……在率先引进钵苗育秧技术的天柱县高酿镇大坝优质稻示范基地,田野间到处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当地村民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的这个钵体育苗技术,这几年种出来的水稻产量高嘞!品质也好”高酿镇村民姚大姐一边摆盘一边擦拭额头上的汗水,带着浓重的侗家口音说,“以前育苗直接把谷种撒播在田里,秧苗不怎么好,又不好移栽,现在用机械育苗,长得好,还省蛮多时间。加上小龙妹他们的指导,我们更加有信心了。”

在天柱县各个乡镇、各个村的乡间小路、田间地头,经常会看到龙世芳和她的同事们忙碌的身影,“小龙妹”这个亲切的称呼是她和群众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她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22年,天柱县首次推广商品秧,龙世芳同志作为时任农推中心负责人,为全面提升全县粮油生产水平,将起步工作抓好抓实,带领团队奔走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走村入户开展技术培训及宣传工作,实现了天柱县商品化育秧从无到有的跨越。

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她是贫困乡镇的“特派员”

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任省级科技特派员的她,任职期间负责指导天柱县摆溪村、林山村等10个贫困村的农业生产工作。担任省级科技特派员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深入各个村了解村情、了解产业发展情况,为帮扶工作奠定基础。距离县城22公里的田冲村,是天柱县的深度贫困村之一,村子里常住人口仅几百人,学校开学期间老人们带着孩子去县城读书,留在村里的人就更少了。面对这样一个劳动力缺乏、田土少、没有特色产业的小村子,龙世芳和村干们绞尽了脑汁也没有想到能够推动这个村产业发展的好办法。于是,她请来了天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传明站长等人一起出谋划策,在吴站长的指导下有了“依托订单种植,重点发展辣椒产业”的新思路,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大力推广辣椒订单种植,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很快,在龙世芳和吴站长的带动下,农户都种起了辣椒。2020年,天柱县把辣椒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要抓手,开展订单模式规模化种植辣椒2.5万亩,产出辣椒1.8万吨,带动贫困农户5000余人有效脱贫,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

在农技服务生产一线,她是技术指导的“龙专家”

“栽双株,行距一般是40到45厘米……”

在农忙的关键时节,龙世芳都会去到种植户身边,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小锄头进行示范,一边讲解种植水稻、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的技术要领。

作为黔东南州粮油种植大县之一,天柱县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7万亩、油菜9万亩、玉米3万亩,龙世芳和同事们每周都要花大量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主要粮油作物的种植进度,指导农户种植粮油作物,确保粮油增产增收。

2023年,在龙世芳的带领下,天柱县再次刷新了黔东南州水稻小面积超高产和百亩方高产示范田产量记录,经专家现场测产认定,水稻小面积超高产示范田单产达955.63公斤,水稻百亩方高产示范点平均亩产干谷达887.75公斤。

田间地头,俨然成了龙世芳的“办公室”,优秀的表现,还让她荣获“全省农技人员创新创业基础性示范服务优秀个人”“全省创新创业行动‘揭榜挂帅’优秀团队”称号,她表示:“能在一线为老百姓服务,对我来说是件很幸福的事。”

通过“揭榜挂帅”和基础性示范服务,“专家田”转变为“农民田”,高产品种转变为高产兼优质品种,专家统一集中管理转变为指导农民管理。先进适用技术在生产一线得到广泛实施,使农民了解技术、掌握技术、示范技术、推广技术,从而战胜了种植困难和病虫灾害。

在科技化的育苗工厂,她是企业家口中的“龙主任”

在天柱县贵州百农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优质稻育苗厂房里,伴随机器轰鸣声,几名村民正紧张有序地为水稻育苗播种机加种、添土等育苗作业,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短短几秒钟,一粒粒种子便整齐有序地铺在秧盘中,秧盘通过自动轨道传送出来。

“这几年,各个乡镇的老百姓都在我这里订购秧苗,甚至剑河这些周边县的也在我们这里订购。企业能够有今天,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龙主任他们的指导,每天都有技术人员在基地蹲点指导。和传统育苗相比,钵体育苗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我们以前也没有做过这个事,全部都是依靠县里的技术力量,才让我们的企业在这里扎根并且运作起来。”贵州百农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安泽介绍道。

在“龙主任”和她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天柱县高酿镇、凤城街道、渡马镇、蓝田镇都建设了商品育秧基地。到2024年,天柱县实现钵苗、毯苗商品化育秧10000亩,推广机插秧面积达5000亩。

在乡村振兴新征程,她是结对帮扶户口中的“干女儿”

在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寨脚,经常会在周末看到停着一辆黑色的车,这是龙世芳在利用休息时间入户走访,很多次走访回到车旁,就会看到车头上放着的新鲜蔬菜、红薯、玉米等,甚至有煮好的一锅土鸡。这些东西都是她的帮扶户们偷偷放上去的,蒋某田家里丈夫患有慢性病、两个儿子均在外务工,带孙子、孙女的活几乎都压在了这位60岁老人身上,龙世芳了解到蒋某田家庭情况后,主动帮助她争取到了公益岗位,帮她联系羊肚菌基地务工、指导她家开展农业生产等等。因为帮扶工作,龙世芳和她的帮扶户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帮扶户口中的“干女儿”,她用最实际的行动换来了与结对帮扶户最淳朴的情谊。

龙世芳同志作为一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靠自己善于实践,勇于探索,为广大农技干部树立了榜样,为推动全县粮油产业跨越式发展创造了经验,为坚决扛起粮油安全生产责任做出了表率。

《科技创新·巾帼风采》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特约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