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山水墨画之中,领略阳明心学之旅
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民族出版社于2025年1月推出的大型画册《阳明问道》,是贵州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品牌化的重要成果。《阳明问道》是以王阳明谪黔踪迹为线索,以王阳明在黔诗文为依据而创作的大型国画作品,共计50余幅画,包括初入贵州、平越思隐、龙场悟道、兴隆书壁、古道心旅、陆广晓发、水西论象、龙冈开讲、贵阳传道、南庵答和、南祠咏怀、东山遗韵和镇远留书等内容。本书将绘画与文化深度融合,丰富了阳明文化元素,用图画的方式展现了一个鲜活的阳明形象,生动翔实地揭示了王阳明心学在贵州的蜕变之路,是贵州在阳明文化创新宣传方面的全新尝试。
画册中的每一幅画都配有“题解”和“画境”,“题解”从王阳明的贵州诗文出发,介绍王阳明在贵州的行迹,揭示画作展示的王阳明思想感情;“画境”则是介绍画面构成要素,给读者构建画面感,引导读者沉浸其中,感受王阳明的心路历程。画册所配文字简洁精当,画面意蕴丰富,接地气,便于广大读者理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阳明文化读物。从这一点而言,画册作为“阳明文化通俗读物系列”之一推出,定位是非常恰当的。
众所周知,阳明心学是中国儒学发展一定阶段呈现出来的新形态,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大群众而言,读懂古典诗文已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更遑论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和人生道理。因此,贵州将阳明文化转化运用作为一大文化工程,将阳明文化推向民间,让更多人接受阳明文化的滋润,促进阳明心学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结合,是一项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开花结果的工作。在此情况下,贵州出版集团、贵州民族出版社的这本画册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图文并茂方式,正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实践,这也是画册作为通俗读物的意义所在。
从内容和编排来看,《阳明问道》画册虽为通俗读物,但又不失高雅,主要体现在:
首先,所选画题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一幅画都对应着相关的阳明诗文,而这些诗文均为阳明谪黔诗文中的典型代表作,能够清晰地展现王阳明的贵州行踪和心迹,历来受到“王门”和阳明文化研究者的关注,由此可见画册编著团队的匠心所在;
其次,画册采用大开本,一打开就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非常吸睛,再配以文字说明,代入感很强,而且每一幅画均出自大家之手,极具中国国画之美,体现中国传统审美观。整本画册印制精美,厚重感十足,很有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最后,画册用“文字+图画”的呈现方式,遵循了中国国画“字画一体、书画合一”的传统,是“文以化成”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命题的生动体现,通过绘画这一直观方式展现阳明心学的历程,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阳明文化的熏陶,这与王阳明按中原规制布置龙冈书院以行教化的做法一脉相承,也契合了贵州推动阳明文化转化运用,用阳明文化浸润人们精神世界,从而化风育人的意图。
沉浸式记录阳明行迹,全方位展示阳明文化魅力。画册《阳明问道》的出版,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王阳明在贵州历尽艰辛、龙场悟道和传播心学这一过程的机会,更为促进阳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为贵州“知行合一”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这本画册能够入选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贵州省出版传媒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确实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撰稿:陈为兵
(陈为兵,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