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爱尔眼科医院“近视防控月“特别节目【青少年护眼秘籍】

2022-03-25 18:06

近视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近视情况尤其严峻,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超过50%,发病总人数超过6亿,呈低龄化、重度化趋势。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明确,每年以春季学期的3月和秋季学期的9月作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

那么儿童、青少年如何正确用眼、护眼呢?正值近视防控月,我们跟随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六届委员会近视防控学组组员、贵阳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小儿眼病主任蒲丽医师,学习相关知识吧!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是指在眼睛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射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够形成清晰图像,进行检查验光时会提示近视度数发生。近视的发生有一定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那孩子患高度近视的概率就非常大。另外长期近距离用眼,长时间玩电子产品,以及错误的用眼习惯都能造成近视的发生。

如果发现孩子眼球向外向内偏斜看电视,离电视机过近;喜欢眯眼、阅读或书写,歪着脑袋或离书本距离过近;手眼协调能力差等现象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眼科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但有一些孩子是单眼弱视,他们另一眼视力完全正常,不影响日常生活,往往不容易察觉。家长可以分别遮盖住孩子的双眼,询问孩子两眼看东西是否一样清楚,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可以通过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等方式进行矫正,框架眼镜的佩戴严格来说除了睡觉之外应该都要佩戴,一定不能让孩子有经常脱带眼镜的习惯,这样可能使近视度数加深,有的家长让小朋友读书、写字的时候才佩戴眼镜,这是一个误区。

其次是角膜塑形镜,它是近视矫正领域的一项“黑科技”技术,因为它能帮助矫正近视和框架眼镜的困扰,如今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和近视小朋友的喜欢。角膜塑形镜全称为塑形用硬性角膜接触镜,通过戴镜产生的机械力学及流体力学作用,改变角膜前表面上皮层的分布,使得角膜中央曲率变小、变平,重塑角膜屈光力,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作用。

激光近视手术通过角膜削薄来改变角膜曲率,角膜塑形镜原理类似。角膜塑形镜只需夜间睡觉时戴镜,白天可以无需戴镜,就能获得清晰裸眼视力,并可以有效控制儿童近视发展,延缓近视加深。

角膜塑形镜是国家许可开展的可逆的物理矫正方法,作用在角膜上皮层,仅使得角膜上皮细胞重新排列分布,进而改变角膜曲率,因此并不对角膜的生理结构和性能造成实质性的改变。持续停戴多天后,角膜上皮分布、角膜曲率即会恢复原样。但是,佩戴角膜塑形镜必须眼睛条件适合,且有良好的镜片护理能力。日常佩戴中要注意镜片的消毒卫生,注意手部的清洁和规范佩戴。

斜视多数由于遗传、先天发育异常所致,也有一些斜视是由于单眼的弱视所致,还有一些先天性的斜视可能和神经的病变有关。弱视的形成有几个方面原因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形觉剥夺、单眼斜视。在儿童视觉发育期内由于以上的这些因素影响,孩子看东西时视网膜上的物象模糊不清,大脑中枢长期接受这种模糊的刺激,久之便可形成弱视。

斜弱视患者年龄比较集中的在3至7岁这个阶段,因为现在学校、以及一些眼保健机构都会定期给孩子们做视力筛查,所以大部分视力异常的小孩可以及早地被发现。弱视患儿最佳治疗时期在3至6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学龄前期,也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斜视的患儿则是一经发现就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影响双眼单视的功能,避免形成弱视,以及给患儿造成心理方面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歪头、眯眼、视物过近以及其他眼部异常等情况,如有异常,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斜弱视的儿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我们还可以去专业的眼科医院,做一些远视储备、屈光系统发育、双眼视功能的检查,对孩子视力进行全程监控,出现问题能及时就医制定治疗方案。孩子在饮食上不要挑食,少吃甜食、营养均衡,少接触电子产品,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多户外活动,不要在光线昏暗的环境或是动荡的车上看书,这样可以有预防近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