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人丨十载匠心传阳戏,福泉古韵绽新光!

百姓就业 | 2025-01-13 19:42

福泉阳戏历史悠久,在岁月长河中不断传承。福泉阳戏传承人王忠孝接触阳戏已有十年之久,十年来,他始终坚守对阳戏的热爱,让更多人领略到了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

走进贵州省福泉市谷龙村,质朴幽雅的阳戏曲调落入耳帘,只见舞台上的演员们头戴古朴面具,动作刚猛有力,他们正在表演的是福泉阳戏中《过五关斩六将》曲目。

阳戏传承人王忠孝:我是贵州福泉市大坪镇谷龙村人,也是贵州福泉阳戏的第十八代传承人。我从事阳戏文化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过五关斩六将》是三国时期一段经典的故事,它最主要讲述了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护送甘、糜二位夫人,过五关斩六将,直到禹州古城和他的大哥刘备、三弟张飞汇合,体现了关云长的忠信仁义。

阳戏,是一种流行于中国西南诸省的地方戏剧种,福泉阳戏属贵州阳戏,是傩戏的一个分支,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也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所以无论是从面具的佩戴还是服饰的穿搭都很有讲究。

阳戏传承人王忠孝:贵州福泉阳戏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红色的头巾代表阳,扮演人物角色要戴上相应面具和兵器。这些面具、服装都是我们自己定制做的。

王忠孝说,面具是福泉阳戏的主要标志之一,与其他地区的阳戏不同,福泉阳戏自始至终都是以不画脸的形式演出,要赋予角色灵魂,除了演,还要唱活它,这对于当初的他来说,并不是件易事。

阳戏传承人王忠孝:第一是表演,阳戏武打动作看似简单,实际非常有难度,因为我们会戴上面具,看的范围有限。第二是唱腔,唱腔有九版十三腔,唱法太多了,得慢慢学。

在谷龙村,不仅是王忠孝,黄海,在这里,男女老少都喜欢阳戏、热爱阳戏,用当地人的说法,可以三天不吃饭,不能三天不唱戏。虽然阳戏无法单独作为谋生职业,但大家却为阳戏文化传承默默坚守,世代耕耘。

阳戏传承人王忠孝:现在,我们通过直播让外面更多的人了解到阳戏文化。

2005年,福泉阳戏被列为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福泉市还专门成立了管理机构,保护老艺人,传承阳戏技艺。而阳戏演员们也在保留原本剧种风格和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深挖细耕,推陈出新,让非遗传承绽放出新的活力。

阳戏传承人王忠孝:阳戏在我们福泉文化中传承了六百多年,现在我们这个地方有很多年轻人非常喜欢阳戏,阳戏进校园,收到了很不错的反响。希望我们阳戏文化走出贵州,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