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的舞台,创新成果转化平台,贵州省科学城已孵化毕业企业49家
贵阳国家高新区组织开展科技项目路演能力提升专场活动,现场邀请了2024年首届“白鹭创谷”创新创业大赛的21支决赛队伍以及区内孵化载体、科技型企业代表参加。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授课专家围绕现有创新创业类型、产品商业模式、参赛技巧三个板块展开讲解,从项目竞争对手、运营、财务、PPT制作、现场答辩、成员分工等细节出发,为参赛团队及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全面、详细、立体的案例参考,同时提醒参赛选手,创新是项目的核心,数据分析要一目了然,让人能懂、易懂,听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贵州医科大学参赛团队成员罗玉表示,专家的讲解对大家有很多的启发点,在运营模式方面、商业模式方面,都有更多的提升空间。
贵州大学参赛团队负责人周裕林告诉记者,她们团队的项目是关于“法律+AI”相结合产品。“听了专家讲解后,发现我们优化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们在商业模式上、运营上欠缺还是很大,回去之后的工作,在这方面找专业的人来进行辅导,进行完善。”她表示。
据悉,此次活动是贵阳国家高新区2024年科技创新暨成果交流秋季系列活动之一,不仅是创业者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是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专家指导和实地演练,为区内科技型企业和拟落地项目进行探讨交流,帮助企业和团队熟悉项目路演机制并提升本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从一个个创业团队、创新企业入驻,到一家又一家企业成长壮大,今天的贵州科学城,处处生机勃勃,创新的“种子”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贵州科学城核心组成部分的贵州科学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是贵阳国家高新区打造的10个标杆孵化器之一,于2023年5月获批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目前,已孵化毕业企业49家,集聚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92家,汇聚各领域科研及相关人员1900余人,累计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348项,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100余项。
今年以来,贵州科学城孵化器创新招才引智工作方式,着力引入和汇聚全国重点高校创新创业毕业生人才、团队和科技成果、项目、资源,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优质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保驾护航,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截至目前,孵化器已累计对接重点高校项目团队50余个,“北京理工大学高精度车、铣、磨机床”等21个重点高校项目团队已经入孵。其中,创始人为985高校的团队13个,211高校团队5个,海外高校团队2个。同时,通过专项招引,还吸引了全国重点高校人才110余人,其中博士34人、硕士34人,推动科技人才在黔汇聚发展。
此外,孵化器为专项招引的项目团队和企业提供创新创业资助资金、场地配套、办公及科研条件配套、人才公寓、就餐服务、孵化服务、协助政策兑现、毕业服务等一系列支持措施,助力入孵团队和企业发展。贵州科学城与省内外博士学者联合成立博士服务团,目前有254名省内外博士加入,已为园区企业提供行业技术、财务管理、学术咨询、企业管理等50余次咨询服务。
“初创孵化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途径,可有效引导和支持企业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邹立朋介绍,初创团队孵化周期一般是2至3年。孵化期间,若项目成果进入市场化融资,先期支持的资助资金转为股份;若项目孵化效果欠佳,则根据项目协议书进行结题验收。未来,孵化器希望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加大对种子期、天使轮项目和初创期科技企业的投资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
贵阳台 高新记者站 娄金芬 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