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贵州 | 牂牁——西南土著建立的古方国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3-09-14 10:00

牂牁国名,最早见于《管子·小匡净篇》中齐桓公的话:“余乘车之会九,兵车之会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南至吴、越、巴,牂牁、不庾、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注日:“皆南夷国号。”这说明齐桓公称霸时,已有牂牁国。

古牂牁国的起源和地域,牵涉古牂牁江。那么古牂牁江是哪条河呢?明清以来考证此事的各派学者不断挖掘研究,他们的观点可归纳为七种说法,即都江说、湃水说、乌江说、泗城江说、西洋江说,盘江说,其中只有盘江说,比较合乎实际。从主张盘江说的观点中,取其合理部分,概括为牂牁江有广狭两层含义。狭义的牂牁江,专指今南、北盘江在贵州省望谟县境内蔗香会合后自西向东流于黔、桂界上的盘江(又名红水河),即原始的牂牁江。牂牁国就因兴建于这个流域而得名。江名在先,古国名在后。广义的牂牁江,则包括今南盘江、北盘江、盘江,广西黔江、浔江,广东西江、番禺江,全流共经滇、黔、桂、粤四省,首尾二千余里,古代泛称牂牁江。因牂牁国势力强大后,向原始牂牁江上下游扩张地域而得名,其辖境由今贵州南半部推广到两广大部分。

以当时中原大国为例,从建国至强盛,约需百年左右,边远的邦国进展较慢,当在百年以上。由此推测牂牁国上限,应始于西周中叶。后至战国初,牂牁国衰裂,南有南越兴起,占领它的南部中部,以番禺为首邑(即都城),北有夜郎兴起,占领它的北部(即老根据地),以夜郎邑为首邑,将原牂牁国君及其民族,赶到了夜郎邑东北的小邑且兰(今贵州福泉周围),并用且兰为其国号,就近接受夜郎国的统驭,于是牂牁大国缩小成且兰小邦。

建立牂牁国的民族,当是西南古老的土著濮人。从方位看,《逸周书·王会篇》孔晁注百濮云“濮人,西南之蛮”,《史记》注引《括地志》云“濮在楚西南”。可见牂牁国是濮人居地。

声音贵州 讲述贵州声音

展示贵州生态文明

宣传贵州乡村振兴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声音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