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区朱昌镇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背后的故事

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邰芯雨 | 2021-06-23 09:52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既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观山湖区朱昌镇,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们也趁着脱贫攻坚的“东风”,顺利走上了“致富路”。大家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如今,钱袋子逐渐“鼓”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幸福了。  

朱昌镇茶饭村村民刘家芳便是脱贫攻坚的受益者之一。初夏的一天,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自家菜地里除草,提起现在的生活,她直言很满意。

图片

刘家芳在自家地里除草

她为什么会成为贫困户?还得从2011年说起。那年,刘芳丈夫病逝,全家的生活重担便落在她一个人身上。由于当时儿女尚小需要照顾,她无法外出务工,只能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儿女,生活十分贫困,2014年,她被纳入朱昌镇建档立卡贫困户。

朱昌酒厂、百花一号、蒿芝加油加气站等项目的年底分红,专业的种植技术指导,过年过节的物资慰问……在一项项扶贫政策和各级政府的帮助下,近年来,她们一家的生活逐渐好转,她也在2019年顺利脱贫。“不愁吃、不愁穿、儿女有书读,对我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刘家芳感激地说道。

据了解,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朱昌镇首先在制度建设和人、财、物方面下功夫,成立了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阶段的工作特点和任务,分类制定出台了《朱昌镇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40余项,先后完成道路建设、村寨整治、水利设施修建、农房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50个,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随后,又先后投资上亿元资金,打造了9个富美乡村建设市级示范点和2个区级示范点、为群众修建近42公里的农村“组组通”公路和30公里的机耕道、开展饮水工程提升改造等。此外,该镇还对全镇1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房屋安全认定,对6户建档立卡户房屋进行加层和修缮。通过一系列惠民举措,村民的居住环境水平和生活品质得到了很大改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实现全镇脱贫,朱昌镇所做的工作还远不止于此。该镇还通过区、镇、村三级实时联动,以“一镇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帮扶,做到产业带动一批、就业发展一批、低保兜底一批,确保全镇脱贫攻坚帮扶措施实现统筹安排、分类实施、精准到人。

朱昌镇青龙村二组村民刘老五多年前因腿部受伤致残靠在家务农为生,其妻也因为要照顾年幼的孩子,无法外出工作。2014年他被纳入朱昌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了上述帮扶措施的受益者。该镇通过先后帮他修葺房屋,给他和妻子就近安排工作等帮扶措施,让他们一家的日子慢慢有了起色,在2017年顺利脱贫。

“现在我们家收入稳定,两个孩子上学不仅费用全部减免,每天还有免费的营养午餐吃,再加上年底分红,我们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刘老五高兴地说道。

图片谈起现在的生活,刘老五和妻子开心地笑了

让刘家芳、刘老五增收的分红,是朱昌镇所做的一项改革创新。该镇抓住“三变”改革契机,采取政府平台公司带领村合作社的方式,先后建设了古堡朱昌酒、赵官果蔬基地、长冲瓜蒌基地等特色产业项目,并坚持精致农业、精致农产的发展定位和“大数据+农业”的管理模式,以农旅一体化发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真正让村民得以增收。

图片2019年朱昌镇产业扶贫分红

截至目前,该镇古堡朱昌酒项目累计销售收入约350万元,成功带动40余人就业,为入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兑现分红近110万元;赵官果蔬基地已支付860余户农户土地入股费用600万余元,发放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地入股分红11.5万元,带动用工3000余人。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2019年,该镇129户、27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朱昌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努力不仅收获了老百姓的信任,也得到了来之不易的荣誉。在今年召开的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该镇党委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荣誉是对我镇脱贫攻坚工作的肯定,也为我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获得荣誉后,该镇党委书记石磊说道。

图片

朱昌镇获得的部分奖状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通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不摘’举措,进一步完善防贫检测预警工作机制,大力发展扶贫项目,确保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样板。”石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