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天下第一针

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 | 2022-03-30 20:15

林清玄:天下第一针

家前面的巷子里,一直有一个老人摆修皮鞋的摊子,摊子非常小,靠在一家医院的骑楼下,那摊子没有招牌、没有声音,也不起眼,如果不注意就会看不见。 

摊主人是一个沉默严肃的人,一向都是面无表情,仿佛老僧入定一样,人来人往,他很少抬眼看一下,甚至眼皮也不眨,有一点睥睨人世的味道。

他长得很黑,五官线条一看就知道是北方人。我几乎每天都会路过那个摊子,却很少去感受他的存在,有一天皮鞋底脱落了,就立刻浮起老人和摊子的影像,也终于知道他为什么经过好几年还没有收摊,因为皮鞋破了就感受到他的存在了。 

“老伯。”我蹲下来叫他。“啥?”他眼也不抬地说。“我这皮鞋破了,请您补一补。”

他把皮鞋接过去,还是不看人,皮鞋在他手里翻来翻去,然后他说:“靠不住!靠不住!” 

“什么靠不住?”我问。 

“现在人做的东西靠不住呀!你看这皮鞋的底就设计成不能修补的样子,破了就丢,要你去买新的嘛!” 

“什么不能修补的样子?”皮鞋摊子说皮鞋不能修补,倒是稀奇。

“这是用火烧的,不是用线,也不是用黏的,怎么补?”老人这下耐心地指给我看皮鞋底部胶合的痕迹,原来是一体成型的。

“拜托,您给试试看好了,这是在法国买的皮鞋,挺贵的,外表还像新的,只是鞋底脱落,以您的手艺当然是难不倒的。”

“当然难不倒我,难得倒还叫天下第一针吗?”

老人这下笑了,拿起鞋就要缝了,然后若有所感地说:

“谈到皮鞋,法国皮鞋也靠不住,日本皮鞋靠不住,只有美国皮鞋有一点靠得住,意大利皮鞋最靠得住了。”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他的口头禅是“靠不住”。

大约五分钟,他把皮鞋修好了,说:“十五块!”我以为听错了,又问一次:“多少?”他把双手伸出来十指叉开向外一比,右手往内翻了一下。

“真是太便宜了。”我忍不住说。“不便宜,算针的,一针五元,缝了三针共十五元。”果然是天下第一针,原来是一针一针算的。

那一次以后,我和老人逐渐相熟了,见面点个头,寒喧两句,慢慢知道老人在这里摆摊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他的街坊主顾很不少,生意无虑,有一些老太太来补皮鞋会亲切地叫他一声:

“老仔!”好像叫老伴一样。

老人的皮鞋摊子不只补皮鞋,他也帮人补皮包、皮沙发,甚至修雨伞,他是那种天生好手艺的人,看来大约七十岁,但双手稳健,修补的皮鞋一针都不马虎。

他的鞋摊子是自己做的,功能设计非常好,精致得像古董一样,有拖把和轮子,收摊的时候很方便。他自己做了三张折叠的小椅子,两张帆布,很轻便舒适。

老人一直保持他的本色,生活简朴,不被外在环境所动摇,有一次台风天路过看他还出来摆摊,心里颇有不忍之意,但看他像雕像一样坐着,安静、悠然,又欣慰地想:在我们的时代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人呀! 

想到老人常说的话,“这个时代靠不住”,就会想到:如果老人晚生一些,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很可惜,这样好手艺的人早生了几十年呀!

在路过老人的鞋摊时,我总是想,哪一天找个时间坐下来,好好和他聊聊。 

几天前,我再路过老人的鞋摊,发现他已经不在了,是去了哪里呢?回乡探亲?或者是……我跑到医院里去问,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柜台小姐说:“有很多天没有来了。” 

我终于没有再看过老人。但每次路过,都会不自觉地想起他那风沙的脸,以及他的好手艺。

在动荡的时代,人的命运像一阵风吹过,人的一生如同一粒沙被吹近了,又吹远了,即使是天下第一针也不例外。

在时代里,许多人默默地被掩埋,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来处,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去向何方,甚至没有留下一点声音。像是,一枝针落入大海,无声无息,也无踪了。

我时常在走过鞋摊时,深深后悔,如果再有一次机会遇到那些有缘的人,我一定要坐下来,好好地和他们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