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戴冰“声音的密纹”——摇滚梦寻
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戴冰“声音的密纹”——摇滚梦寻1
00:00 / -
戴冰“声音的密纹”——摇滚梦寻2
00:00 / -
戴冰“声音的密纹”——摇滚梦寻3
00:00 / -
戴冰“声音的密纹”——摇滚梦寻4
00:00 / -本期领读者:戴冰 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文学院副院长
没有一段时光能够再回去了,就像一杯葡萄酒再也无法回到一颗葡萄的样子。巡着《声音的密纹》,是青春,是记忆,是旧岁月中的激情。一把吉他、和弦上的音乐,映托着作家戴冰回望的姿势与真情。作家戴冰,想借《声音的密纹》这本书,借音乐这个切口,折射出一座具体的城市,一个特定的时代,一个个体的人,和一群人的生活状态……
本期书籍:《声音的密纹》
写这本书的时候,戴冰说:“最初我只是想写一篇有关吉他的小文,预计两千字。但写着写着,发现两千字概括不了那些经历、那些事件和那些人,于是我把它们分成了若干的小章节——但我还是不满足,觉得只是我一个人说是不够的,只是当下的我在说也是不够的,于是我把一些别人写下的相关的文字,以及我从前写下的相关的文字,都以附录的形式加了进去。”
这本书以音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指向,述说了戴冰与音乐之间的各种故事。既有自己学习各种乐器,比如吉他、二胡、箫、笛子等的小故事和经历,也生动描绘了与音乐有关的各路师友的形象。
早些年,戴冰拍摄过一部有关乐队的片子,那也是他拍摄的第一部电视专题片。当即就想到要拍一部有关摇滚乐队的片子。
戴冰说:“那个时候,贵阳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自发的、松散的乐队组织,大都由在校大学生或业余爱好者组成,虽不乏雄心壮志,却尚处在自娱自乐的阶段;没有经费,缺少排练场地,演出机会也不多。”
如今再回忆起这部纪录片,戴若心中又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虽然可能已经记不得那些乐队的名字,也叫不出总是微醺状态的乐手和主唱,但镜头前摇晃的火苗和当时排练室前的积水,却像是一个难忘的照片,定格在脑海中。
你听,片子的名字叫《摇滚梦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