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声 · 关注 | 鲤鱼为何奋力一“跃”?拼搏的身影还有↓
绚丽的生命总有相似之处
关于努力拼搏
关于绽放美丽的感人瞬间
大自然也有许多拼搏“模范”
它们或默默积累
只为一朝惊艳四座
或奋不顾身
拼尽全力
抵达终点
↓↓↓
人们常用“鲤鱼跃龙门”来表达“前程似锦”的美好祝福。学子们寒窗苦读多年后,如鲤鱼般腾空一跃,灿烂未来就在眼前。
纪录片《乡野四季》
成年鲤鱼最高能蹦离水面一米多,是自身身长的好几倍!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它们并非为“前程”才跃,而是天性使然。
作为一类特别活泼的鱼,“亚洲鲤鱼”经常会觉得水里的氧气不够用,或者自己太容易被敌人发现,于是,跳一跳,把水搅一搅,增氧又隐蔽。
纪录片《乡野四季》
作为鲤科里为数不多的“底层鱼”,鲤鱼尤其爱“蹦”。
因为它们长居水的最下层,但又经常要上来觅食、透气,一上一下,水压变化很大,它们会突然很难受,大概就像人类有嗝儿打不出。
纪录片《乡野四季》
跳起来让水面拍一下,清清亮,透心凉,嗝就打出来了,是不是很神奇?
火烈鸟,一种靠颜值就足以惊艳世界的动物。因为修长的大腿、弯曲而优雅的脖子、粉嫩浪漫的羽毛而备受人们喜欢。
“火烈鸟”其实是俗称,它们的学名叫“红鹳”。
全世界一共有6种红鹳,分别是大红鹳、小红鹳、美洲红鹳、安第斯红鹳、秘鲁红鹳和智利红鹳。它们遍布美洲、非洲、欧洲和亚洲。
火烈鸟的羽毛为何如此粉嫩?说起来,这和它们默默低头“耕耘”不无关系。
火烈鸟们吃的虾类、藻类中富含虾青素,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后,就变成了粉红色的类胡萝卜素。
这种成分会使火烈鸟洁白的羽毛慢慢被染上靓丽的红色。红色越鲜艳,火烈鸟的体格就越健壮,越能吸引异性,繁衍出更优质的后代。
火烈鸟进食的过程,在我们看来,着实有些辛苦。
纪录片《美丽中国•自然》
它们会低下长颈,脑袋翻转,边走边用镰刀形的弯钩嘴在浅水中来回扫。先把水吸进嘴里,再用大舌头将水压出,栉板就像筛子一样把滤出的食物留在口中。
它们半天不抬头,一点也不优雅,但这是火烈鸟为成长而努力寻找食物的样子,也是另一种美丽。
纪录片《美丽中国•自然》
青海湖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物种。
在青海湖的支流入口,每年都有数十万湟鱼浩浩荡荡、逆流而上,只为努力洄游到淡水河中产下鱼卵。
纪录片《我住江之头》
高盐度、高碱性的青海湖湖水对它们的性腺发育、成熟是致命的考验。
于是,湟鱼相约成群结队地溯流而上,在水流平缓的淡水河道里产卵、生儿育女。鱼苗在淡水中生长的时间越长,幼鱼的成活率就越高。小鱼长成后,再顺着水流回到青海湖。
纪录片《我住江之头》
这也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一个过程,只有成功爬坡过“坎”、顺利存活的个体,其性腺才能在外部刺激下发育成熟,从而获得孕育、繁衍后代的能力。
这就像正在考场上拼搏的考生一样,只有排除杂念、专注于考试,才更有可能斩获更好的成绩,拼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游隼,目前自然界中已知的飞行速度最快的动物。
《大英百科全书》中记载,游隼俯冲的时速可以达到约320公里,这不仅使游隼成为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也是世界上移动速度最快的动物!
纪录片《极速游隼》
如此高速、敏捷的飞行健将,它的身体是不是有什么“秘密武器”?
纪录片《生而飞翔》
游隼有着尖尖的翅膀,类似于战斗机的翅膀。这种形状减少了游隼在空中受到的阻力。
它们还有传说中的“流线型”身形和肌肉发达、泪滴状的身体,这些也可以帮助它们减少阻力,像子弹一样下落。
除此之外,它们的鼻孔里还有一个“小旋钮”系统,像个挡板。在高速飞行时,空气可能会绕过鼻口,导致缺氧。而这个旋钮的作用是“减少进入气道的空气流量”,防止空气绕过鼻孔、通过鼻腔进入身体。
正是因为身体天生的有利构造,让游隼在众多鸟类中脱颖而出,以极高的速度获得捕猎优势。可能人们都没看清是什么动物,游隼就飞过去了。
纪录片《极速游隼》
和动物一样,在通往胜利的路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方法,何不发掘、抓住自己的优势,以与众不同的姿态赢得胜利呢?
毕竟,能发挥自身长处的学习方法,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高考已经结束
无论发挥如何
都已成为过去
相信最终的结果
一定会如鲤鱼般越过“龙门”
如红鹳般惊艳绽放
如湟鱼般抵达彼岸
如游隼般展翅飞翔
内容来源:CCTV纪录、博物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