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快讯|惠水:“三强”赋能“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提质增效

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 2025-01-24 12:51

2024年以来,惠水县围绕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问题,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强机制、强保障、强示范,深入推进“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治理提效,畅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一、强机制,夯实基础。通过开展摸底调研和广泛征求街道部门意见建议,结合县人民政府最新印发的权责清单,制定“四吹三不吹”原则,将“吹哨”事项圈定在合理合规范围内,确保机制不被滥用,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召集人制度,由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担任总召集人,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县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任副召集人,各县直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目前,召集2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专题会、现场会、碰头会等各类联席会议7次,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得到有效解决。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县直机关工委不定期到街道、社区、“应哨”单位开展督查,对分派事项进行评估。对于部门不作为、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的,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问责处理。目前,开出督办单6份,有效提升接单部门应哨办哨质效。

二、强保障,整合力量。针对“吹哨报到”工作全流程拆解细化为5个步骤,即哨源(社区)—吹哨(街道)—派哨(县委社会工作部)—应哨(县直部门)—督哨(县委组织部),进一步明确各环节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等具体事宜。推动“双报到”活动与“吹哨报到”工作相结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口,全面整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和离退休党员等各类治理力量,变被动“应哨”为主动报到。利用议事会、院坝会、微信群等线上线下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知晓率。鼓励和引导居民中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参与治理,扩大“吹哨报到”工作有效覆盖面,发动群众出资出物3万余元参与基层治理,共治共享氛围浓厚。

三、强带动,试点先行。以涟江街道凤山社区、濛江街道同心社区为试点,社区“两委”带头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楼栋长等一线治理力量,通过日常巡视、上门走访以及居民反馈等方式,深入摸排辖区范围内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纳入台账管理。目前,各社区收集井盖破损、琉璃瓦脱落、人行道拥堵等问题30个,经街道分析研判,其中24个在“吹哨”范围内完成“吹哨”;6个不符合的,由街道联合挂帮单位协调解决。采取专人专岗形式,由县委社会工作部1名熟悉各县直部门职能职责的同志任派单员,提炼“哨源”要素,规范填报派单信息,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同步做好居中联络协调工作。县直部门接单后,按具体科室业务明确专人负责,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已向县发改局、县住建局、涟江集团等1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派单,认领率达100%。县委组织部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选派工作小组,不定期到社区现场摸排推进情况,对办理进度慢、效果差的“哨单”,督导相关单位具体责任人限期办结;对确实存在客观困难的,共同分析研判推进措施。目前,成功办结20单,办结率为83%,为全面推行“吹哨报到”工作创造了良好示范基础。

实习记者:李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