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士的厨房丨90%的人不知道!全国人民都爱的它,这样做好吃10倍!
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是渊源久长,自古以来,我国都有着制作干菜、食用干菜的习惯。
比如:黄花菜、干豆角儿、蕨菜、梅干菜等等,都是人们最爱吃的下饭菜,因为干菜里不仅有阳光的味道,还有人情的味道!
今天,詹姆士就为大家带来了一道采用干菜作为主食材的“梅干菜面疙瘩”。
梅干菜,是浙江丽水、慈溪、余姚、绍兴等地区常见的特色传统名菜,至今已有超过650年的历史了。
说起来,梅干菜的“火爆”还离不开鲁迅先生的功劳呢,他在小说《风波》里的这句“女人端出乌黑的梅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并借文中赵七爷之口,由衷地赞美道:“好香的干菜……”
另外,梅干菜还得到了乾隆皇帝的钦点。早在清朝的时候,就被列为“八大贡品“之一了。
它的制作工艺其实并不简单,要把荠菜、白菜干等原材料摊晒,晒干后蒸,蒸完再晒,这样反复几次,最后才把它储存起来。
今天的这道梅干菜面疙瘩,詹姆士可谓是花尽了心思。
将梅干菜、面疙瘩两种地道的风味美食搭配在一起,不仅梅干菜的香更加浓郁,就连面疙瘩也变得愈加滑爽耐嚼了。
为了丰富口感,还特意在这道菜中加入了鸡蛋,梅干菜与面疙瘩搭配起既有营养价值又有口感的鸡蛋,整道菜瞬间变得营养又可口~
做好的梅干菜面疙瘩要是趁热吃起来,那真是又滑又鲜,韧韧的口感,特别有嚼头!
尤其是吃到最后时,大块的都捞光了,碗里只剩下一些粒粒屑屑的小块时,连汤带水呼噜呼噜喝下肚,那叫一个爽!
现在就和詹姆士一起来制作这道温暖又有意义地道美食吧~
炒锅、滤网、打蛋器、滚水锅
生菜 适量
丝瓜 1根
鸡蛋 3个
梅干菜 适量
面粉 1杯
西红柿 1个
姜末 适量
蒜蓉 适量
胡椒 适量
【1】切食材
丝瓜切条、西红柿切片、生菜切片备用。
【2】调面糊
水晶碗中放入适量面粉、水搅拌均匀,放入打好的鸡蛋继续搅拌,最后放入适量菜籽油、食盐搅拌至粘稠状。
▼
面粉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加入碗中,另面糊的粘稠程度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制,特别提醒先放水再放鸡蛋,会比较容易搅拌噢~
【3】汤底第一道工序
起锅放入适量油,打一个鸡蛋放入锅中并不断搅动1分钟,放入适量沸水煮1分钟后倒进滤网中,使鸡蛋与汤汁分离。
【4】制作面疙瘩
锅中加入适量水,水热用勺子侧舀一小块面糊放入锅中,调小火,煮熟后沥干倒入碗中备用。
▼
面疙瘩不宜用滚水煮,所以调至小火即可
【5】汤底第二道工序
起锅放油,放入梅干菜翻炒1分钟,加入制作好的第一道汤汁,煮沸后倒进滤网中,使梅干菜与汤汁分离。
【6】汤底第三道工序
起锅热油,放入西红柿、丝瓜、蒜、姜,翻炒1分钟,放入做好的第二道汤汁,加入适量食盐、胡椒搅拌均匀,再放入沥干的梅干菜和鸡蛋,再次打蛋并放入醋搅拌均匀后绕圈滴入锅中,最后放入生菜、适量麻油煮沸即可出锅。
▼
打蛋时放入一点醋能够使鸡蛋变薄~
【7】出锅
将做好的第三道汤汁倒入盛有面疙瘩的碗中,即可享用美食。
在今天的这道菜中,师父特意将梅干菜与面疙瘩搭配在一起,这样既有梅干菜的香,也有面疙瘩的滑嫩!吃上一口面疙瘩,还有种“爆汁”的感觉。最值得一提的是这道汤底经过三道工序,将梅干菜的咸鲜与当季时蔬的鲜甜巧妙融合。食材有味使之出味,食材无味使之入味,和面疙瘩的结合完美地诠释了这个烹饪逻辑。随形煮出来的面疙瘩泡在汤里,表面吸附满汤汁,软滑顺口,面汤浓而不糊,配上梅干菜浓郁的香味,吃上一口,超过瘾~
▼
▼
▼
梅干菜面疙瘩“我长这个样子!”
...........................................
戳下面的视频,看更详细的步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