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旅知识趣味挑战大赛知识要点 | 人文贵州 -- 民族民俗篇(七)
人文风情独特的贵州,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
在贵州,远古人类遗迹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三线文化、山地文化与生态文化独树一帜。
这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五百年前,王阳明贬谪贵州修文龙场驿,阳明心学由此诞生,这片土地被深深烙印上阳明文化的符号。还有诸如尹珍、李端棻、张之洞,特别是邓恩铭、王若飞等名人,为贵州文化注入了深刻的内涵。
作为非遗大省,贵州的非遗宝贝灿若繁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礼仪、体育和游艺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既定的非遗种类,在贵州均有相当规模的遗存。
千百年来,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里依山而居、傍水而栖、和睦相处,创造出了“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奇观。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侗族大歌,如清泉般闪光;黔西南布依族“八音坐唱”,被誉为“声音的活化石”;黔东南丹寨苗族锦鸡舞舞步轻盈、曼妙多姿;黔西南晴隆阿妹戚托舞被誉为“东方踢踏舞”。贵州还是“百节之乡”,闻名遐迩的苗族姊妹节,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这些精彩纷呈的人文景致,扩大了旅游观赏和体验的空间,彰显出贵州全域旅游的大千气象。
贵州是名副其实的文旅资源富矿,有着巨大潜力和强劲势头。这里万桥飞架,因绿而养眼、因爽而养身,孕育了多彩文化、书写着红色传奇。依托得天独厚的“公园省”优势,贵州把旅游产业化作为“四化”的重要一环。随着交通格局、区位格局、开放格局持续优化,贵州正在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而努力。
民族民俗篇: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千百年来,17个少数民族在这里依山而居、傍水而栖、和睦相处,创造出“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民族文化奇观。民族文化是贵州最具神秘魅力的风景线。
思南花灯戏
思南花灯戏,贵州省思南县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思南花灯戏起源于唐朝,风行于明代、清代,内容丰富,程式庞杂。其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
早期传统花灯为“二人转”形式,花灯戏多取材于农村生活和民间故事,描绘劳动、爱情、亲情等等,反映喜庆吉祥、欢度新春、勤劳致富等美好生活。如今,现代花灯也活跃于思南县城。
四十八寨歌节
四十八寨歌节是流传在天柱县境内清水江中下游地区的民间歌会,因最初流传于四十八个侗族、苗族村寨而得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十八寨歌节包括13个歌场。每个歌场每年赶一次,从农历三月开始到九月结束。每到集会时间,山坡上、公路旁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四十八寨歌节歌场众多,包括侗族区、苗族区、苗侗汉杂居区。歌词、唱腔丰富,有河边调、高坡调、青山调、阿哩调等。但不管哪个区域哪个腔,均用侗语演唱,因此各种腔各寨都能听懂、会唱,这是历史形成的。
歌场上,除了唱侗族传统山歌外,还有大量以汉族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套歌,如“唱三国”“唱说唐”“穆桂英挂帅”等。唱古歌、叙事歌是歌场对歌最大的特色。各村寨均有一定影响的歌师。一些老歌师没有进过学堂,但记忆力超群、出口成歌。
苗族长桌宴
苗族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最长的宴席可同时容纳千人,又名千人长桌宴。长桌宴一边是主人座位,一边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对。
贵州苗族长桌宴一般沿街摆开,菜品主要是苗族的传统佳肴,有鼓藏肉、鸡稀饭、黑毛猪腊肉、酸汤鱼、苗王鱼、山泉鸡、鱼酱酸、韭菜根、米豆腐等等。大家共同饮用苗族自己酿造的酒,共同享用苗族地道的美食。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穿着节日盛装的苗族姑娘们和吹奏芦笙的小伙子,就开始载歌载舞,用悠扬的芦笙曲和优美的舞姿,欢迎远方的客人。
苗年
苗年即苗族新年,一般在秋收完毕、一年农活基本结束时举行,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苗年一是为了悼念5000多年前在部落大战中罹难的苗族始祖蚩尤,二是庆祝一年劳作的收获,三是祭祀祖宗神灵及苗族视为保护神的枫木、竹木、岩妈、水井等。
在贵州省清水江、都柳江流域的苗族聚居区,苗年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自古至今,这一地区的苗族一直使用着与汉族农历不同的苗历,苗历岁首即为苗年。当地过苗年需通过协商按顺序进行,这使得不同苗寨可以在不同年份轮流成为节日狂欢的中心区域。
过苗年期间,人们走村串寨,你迎我往,杀年猪、打糯米粑、祭祖、吃团年饭、喝串寨酒、跳芦笙舞,部分地区还举行斗牛、斗鸟、赛歌等活动,喜庆活动一个又一个,芦笙盛会一寨接一寨,欢乐一直持续到早春二月的“翻鼓节”。
水族端节
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端节是当地水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以庆贺丰收、辞旧迎新,节期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端节时长一般有49天,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节日。
端节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除夕”与“初一”相连的两顿饭忌荤食素,但不忌鱼虾。节日期间,铜鼓声此起彼伏,悠扬的歌声和芦笙调从早到晚回荡在翠竹掩映的竹楼里。赛马大会是端节活动的最高潮。赛马的地点叫“端坡”或“年坡”,人们吃过年酒后便成群结队地从各村寨赶到这里。水族的赛马形式非常独特,叫“挤马”。当指挥者一声号令,骑手扬鞭策马,在山谷互相冲闯,在抗争中挤出山谷向坡顶冲去,谁先到远坡顶,谁就是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