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 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优秀征文选登|那条小狗来接我

文/唐宗顺 | 2019-09-02 17:21

     干部与群众,心走近了,情谊就会自然而然地浓厚起来。


  2017-2018年,是盘州市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绝大多数干部职工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回忆自己的帮扶工作,虽然是前所未有的辛苦,但看到帮扶对象脱贫了,过上好日子,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在我的帮扶对象中,有一户因为她的小儿子长期在外地打工,一个孙女在水塘中学读初中,一个孙子在村里读小学。她一位70多岁的老人,承担起一个家的责任,生活质量确实很差。虽然她家的经济收入已经超过了贫困线,但几十年形成的生活习惯几乎没有一点点改变。第一次去她家帮扶的时候,她家大门前躺着一条老母狗。一个陌生人的到来,那条老母狗龇牙咧嘴的警告声,使我心里着实有些害怕。主人把狗赶走,迎我进屋坐下。我环视四周,只见屋里的东西随意乱堆乱放,板凳又黑又脏,楼板上的蜘蛛网累积着。一股浓烈的霉臭味扑面而来,没几分钟,我就控制不住自己想发呕。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盘州市的脱贫攻坚战中,我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战斗!


  在我的帮扶对象中,这一户属于典型的“眼球性”贫困户。我三番五次地去督促、去指导、去示范,效果就是不明显。今天示范好了,明天又恢复原状,明天示范好了,后天又“涛声依旧”。每个礼拜到村里,其他贫困户可以少去、或者隔三差五地去。这一户是一定要去的,我相信“打持久战”是会取得胜利的。这样,去的次数多了,那条老母狗,不但不会“警告”我,还会给我让道了。


  我经常帮她家整理物品摆放,帮她打扫室内卫生。她的孙女、孙子周末回去,我总是鼓励他们好好读书,鼓励他们学会做家务活,回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奶奶。有一个周末,我一边动手一边说:“我帮你们打扫卫生,你们高兴不高兴?”“高兴,高兴!”“满意不满意?”“满意,满意!”。然后我话锋一转,笑着问:“我帮你们做,你们害羞不害羞?”做奶奶的开始有点不高兴,但看到我笑得和蔼可亲,就说:“害羞,害羞。”我说:“那你们就自己动手,我在旁边指导。”


  过了几天,我再去查访,看到她家的室内环境明显整洁了,虽然与我要求的相差甚远,心里却有说不出的高兴。就这样,她家的“眼球性”贫困一步一步地改变了。


  人居环境好了,身体也就健康了。做奶奶的脸色慢慢地变得有光泽了,过去的一些小毛病也不翼而飞了。其实,她家不是不喜欢整洁的生活环境,而是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一时半会还改不过来。对她家的帮扶,我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那条老母狗生了4个狗宝宝。狗宝宝一天天地壮实起来。3个狗宝宝分别有了新的主人,那条老母狗却突然消失了。每次去她家,只有那条小花狗给我让道了。


  后来,盘州市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到质量攻坚的决定性阶段,我们吃住在村,“早上看、白天干、晚上帮”,和村里的群众打成一片,干群关系也一天比一天亲密起来。


  最艰苦的时间过去了,盘州市的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我每个礼拜去村里的次数相对要少了。非常意外的是,每次去她家的时候,那条小花狗会来路上接我。看到我,它都会摇头摆尾巴,像迎接它的主人一样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