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二级医院一级费用 市民享受家门口优质医疗服务
兴义市桔山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黔西南州第一家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综合医院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心在完善科室、提升医疗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多方协调,按照一级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让群众在家门口花基层医疗机构的费用,享受二级医院诊疗服务。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在桔山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门诊,不少患者正在有序接受治疗。中心采取多种举措,全力保障市民的就医需求。
儿科主任王顺琴介绍说:“这个月从1号到现在,就诊人次快接近4000了。我们的床位原来有32张,后来随着医生和病人数量的增加,现在增加到了60张。以前是单门诊,现在是双门诊,而且实行三班倒,夜班门诊和白班门诊分开,让患者就医更加方便。”

患者家属杨玉函表示:“平时孩子要是遇上伤风感冒、拉肚子这些,我们都是带孩子来这里看病的。这里的医生态度特别好,护士也是随叫随到,服务很周到,医疗技术也让人放心。今天早上,孩子病得厉害,我来的时候她根本走不动路,得我背着。送到这儿后,医生紧急处理了一个小时,给孩子吸上了氧,还用了退烧药。现在孩子已经好多了。”
今年5月,儿科门诊开诊,通过配备8名专业儿科医生、专用诊疗床、空气消毒机等,并采用卡通元素装饰,为儿童提供多种医疗服务。
王顺琴表示:“大多数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比如肺炎、支气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还有一些手足口病、水痘等。消化系统方面,像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等,我们也都在看。基本上,儿科内科系统方面的常见病,我们都能诊治。”

中医康复科是中心开设较早的特色专科之一,自2020年12月成立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将针灸、推拿、神经肌肉电刺激等传统医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老年病、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依托兴义市医院的医学联盟模式,持续提升患者疗效。
中医康复科治疗师长罗娇告诉记者:“我们与市医院建立了联合病房,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联合治疗。对于患者来说,换一个治疗环境后,会觉得新奇,心情也会变好。更换治疗师后,康复治疗效果也会有所改善。通过与市医院医生建立沟通机制,既节约了患者和家属的时间,也缓解了患者的就医压力。”
患者江女士说:“从6月份开始,我就来这里进行康复治疗,已经治疗了两三个疗程,效果还不错。一开始,我拿东西时手都不会抓,医生就耐心地教我,时间长了,好像就形成习惯了,现在手指头都能有点动作了。”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中心从2023年开始创建国家二级综合医院。在医共体总院的帮扶下,经过一年多的筹建,2024年8月,顺利通过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评审,成为全州第一家达到国家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的基层医疗机构。
桔山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蕾介绍道:“之前就是只有一个全科,创二级后,现在有内、外、妇、儿、口腔科、中医康复科、医学检验科等10多个科室,开展的辅助检查有胃肠镜、CT、DR、彩超等,开展的还有妇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二级医院能开展的手术。”

升级为国家二级综合医院后,中心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调整到二级医院标准。为切实减轻市民就医压力、降低就医费用,在州市卫健和医保部门的协同努力下,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中心,对医保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自今年11月1日起,起付标准从二级医疗机构的400元降至一级标准的100元,报销比例从二级的80%提高到一级的85%。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花基层医疗机构的费用,享受二级医院的诊疗服务。
今年81岁的陈明才家住桔山惠民住房小区,他说:“平常看病都是我们老两口自己来。我们年纪大了,慢慢走只要十来分钟就到这里了。住院20来天,报销下来才花了四五百块钱,没什么压力。只要挂个号,到出院的时候,直接结账报销就行了。这里的服务态度挺好的。晚上睡觉的时候,护士一晚上会来看很多次。”
下一步,中心将围绕特色科室建设,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就医体验感,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
桔山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蕾表示:“我院秉承强基固本、错位发展的理念,紧紧依托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在抓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临床基本医疗的同时,重点发展好中医康复科、儿科、血透科、泌尿外科等特色科室,与州市医院形成错位发展,提升辖区群众的就医满意度和幸福感。”
记 者:兴义融媒李蕊丽 张懿
编 辑:王明娅
责 编:王 军
编 审:张 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