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走基层丨晴隆:穿行在大山里的“蜘蛛侠”
黔西南州晴隆县是全国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今年,当地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产业发展向贫困发起最后冲刺和总攻。3月以来,当地正进行新一轮的农村电网新建改造,300人组成的10余支农村电网施工队吃在山里,住在农家,确保5月底前完成农村电网新建改造,为产业发展和群众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保障,助推脱贫攻坚。
晴隆县鸡场镇和大厂镇都是贫困乡镇,当地计划通过发展茶叶、经果林等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脱贫。但两个乡镇的20个村民组一直使用的是地方小水电,没有接入南方电网,存在供电可靠性低、电力不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业的发展。
晴隆县大厂镇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朱龙波:遇上打雷下雨的时候就会停电 没有水它也会停电 茶青从开始价格很高的时候下不了树 对我们的收入或者是到这里釆茶的农户收入都减少了。
为了让群众早日用上安全稳定电,从今年3月开始,300余人组成的10多支农村电网施工队就进山,他们要新建、改造的供电线路近45公里,其中,10千伏线路几乎都在大山深处。记者采访的时候,17名施工人员正在新寨组的深山里架设10千伏高压电线。
南方电网晴隆供电局施工负责人 程道钦:野外防蛇 大家都注意到点 导线拉的时候下方还是尽量少站人 杆下面那个安全监护人随时都要看。
在大山里架设导线,登杆工人要同时爬上多棵12米高的电杆开展高空作业,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兴义供电局的“技能专家”研发出了“防滑脚扣”这个爬登电杆的法宝。
南方电网贵州兴义供电局高级技师 龙福刚:它因为脚后跟有一个固定的皮带 我们固定好以后就可以防止脚扣的掉落 还有这个(扣环)胶皮也作了改进 增大了它的接触面 也就是增大了在使用过程中登杆过程中它的一个摩擦力。
电力施工工人 程道钦:它特别稳 特别比较安全 想松想紧都行。
为了架设导线,每棵电杆登杆人员都要上下10余次,平均每天需要登杆高空作业60余次。
记者:你今天大概走了多少次
晴隆供电局施工队监测人员 雷金权:我们施工地点到打火点也就是一公里的位置 我们都要反复反复的这样走 每天我们这个走的步数大概也就是3万多步 我们最多的走到6万步一天。
近段时间天气晴好,因此,施工队每天都是一大早就出门进山,午饭只能在山里简单解决。除了10千伏线路新建改造外,施工队还将对20个村民组的30多公里低压线路进行重新调整。在新寨组大山施工队60公里外,另一组施工队进村入组开始立杆作业,在山路崎岖的村寨里,要运送10多米长的电杆并不容易。
南方电网晴隆供电局施工队 李安华:这个村子从这里上去有六七棵(电杆) 路太窄了 从这里转它(电杆)都转不过 没有那么大的角度 (所以)选择用这种两节的电杆。
经过大家的努力,电杆终于运送到立杆点,两节电杆组接后重量超过1.5吨,施工人员要用特制的工具才能把电杆慢慢拖到事先挖好的坑里,再经过近3个小时的施工,才能成功完成一根电杆的立杆作业。
近两个月来,300余人的农村电网施工队吃在山里,住在农家,经过他们的坚苦努力,目前,鸡场镇和大厂镇已经有537户用上了安全稳定电,预计到5月底,所有新建改造工作可全部完工。
记者:吴洪炳 李 泠
责编:王 军 周 萍
编审: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