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0.0悦读 | 优秀作品的生命力无限延伸——王海鸰、王大鸥《〈人世间〉剧作版》出版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 2022-10-04 10:52

一部伟大的作品,生命力会无限延伸。

由王海鸰、王大鸥改编自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的剧本作品《〈人世间〉剧作版》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从梁晓声的小说《人世间》、李路导演的电视剧《人世间》,再到这部《〈人世间〉剧作版》以及正在上演的话剧版,《人世间》这部伟大作品的生命力不断凸现。以不同艺术形式演绎的这些独立作品,仿若多声部的交响乐,都在奏响五十年中国百姓的生活史、奋斗史,都在传达流淌在中国文化中的动人亲情,也共同给世界以深刻的启示:中国人民究竟以怎样的精神力,让一个民族迅速取得了成功。

由文学到影视的转换,这些年无疑受到高度的关注。铁凝在谈到《人世间》由小说到影视的热播时,强调“《人世间》的热播,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从文学到影视,这不仅是在描述一个过程,更标志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创造与接受的广阔空间”。中国作协积极推动小说与影视的融合,专门推出由文学到影视的“迁徙计划”,集结小说家、编剧以及导演、影视公司的力量,旨在让正能量、主旋律的作品发出更多光彩。

改编之难,成就剧本之魅

在小说到影视“迁徙”中,剧本是一剧之母;剧本既基于小说原著,又以面向大众、强调镜头的特性而具有独立性。《〈人世间〉剧作版》》在征得原著作者梁晓声同意后,主创团队在原小说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编工作。王海鸰作为编剧,与导演李路及制作团队,对剧本进行过一场又一场、逐字逐句的沟通,讨论现场有时甚至因意见相左而剑拔弩张,直到拍摄结束,都在不断磨合、取舍、掂量、推敲。电视剧《人世间》的拍摄工作只用了半年时间,前期策划、创作剧本、修改剧本则历时三年之久。

王海鸰本人是著名作家,也是一流编剧,曾有《牵手》《中国式离婚》《新结婚时代》《大校的女儿》等众多作品。业界众所周知的是“王海鸰从不改编别人的作品”,但在陈道明、周梅森的共同推荐以及李路等导演团队的诚意打动下,王海鸰才“首度改编他人的作品”。三年的改编时间,王海鸰归之为“从业以来最艰难的创作”。

《人世间》原著小说有百万字篇幅,人物众多,时间跨度长,要进行影视化改编,必须对原有人物、情节、主题加以取舍。面对这些众多的任务,王海鸰和李路团队最先确定的是电视剧的“改编方向”。王海鸰后来表示,最终的改编是以“家文化”作结构依托,以周家这个家庭为核心向外发散,实现以小见大、自下而上、有长度宽度的史诗性表达,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让每个生命不再是孤立的生命,而同其他生命发生了情感关联,这不仅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原因,也是小说中尝遍人间疾苦的东北棚户区光字片工人阶层,能够跨过改革的阵痛一步步走下去的根本所在。”这一改编方向的确立,是电视剧和《〈人世间〉剧作版》的灵魂,也为电视剧的风靡奠定了基调。

在《〈人世间〉剧作版》一书的序言中,李路回忆,2020年春节假期他读完王海鸰改编的剧本后,激动地在《人世间》项目剧本群留言:“非常激动,同时也勾起了我做好东西的创作冲动,先表扬一下我自己——请王老师来做编剧太正确了!”

是生活的胜利,也是艺术创造的胜利

《人世间》剧作让万千观众一同重温世间的温情与感动,该剧出品人、总监制程武,在后记《时代史诗走进“人世间”,成就时代IP》中表示,这部平民史诗传递了人间正直、善良和奋斗的信条,也印证了我们内容生产者的初心,“用匠心和耐心为观众打造‘丰富生活、温暖人心、感动人性’的好故事”。

各界专家也对《人世间》从小说到剧作的改编给予了高度评价。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丁帆认为“人性、历史、义气、烟火气”是这部剧作最大的看点,“编导们抓住了小说的灵魂进行再创作,较完美地放大了人物在生活中的合理存在,它才获得了如此高的收视率。在我们这个时代,这部电视剧的诞生,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必定载入史册,不仅留在电视剧史上,而且留在口碑历史中。”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评价:这部中国式家庭变迁的生活史诗,尽管没有强戏剧化冲突、强情节、强节奏,却通过平实的影像、质朴温润的视听语言和娓娓道来的情感表达,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正是创作、制作上的工匠精神,让观众得以透过《人世间》领略五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时代风云和社会变迁,看到特定文化环境中情感和生活的表达,获得精神和思想上的洗涤与滋养,进而成为中国电视剧由‘高原’走向‘高峰’的一个标志性文本。”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认为:《人世间》剧作的主创尊重生活,不被奇思异想所驱动,而是虔诚地面对生活的原貌,真诚地塑造人物形象,以人物本来的逻辑,生动地描述生活与捕捉人性的声音,传递出对真善美礼拜的潜在价值观。《人世间》剧作的成功改编“是生活的胜利——你尊重生活,生活就给你无穷魅力;它也是艺术创造的胜利——你用心创作,观众就用心倾听”。

附:主创者言说

原著作者梁晓声:《人世间》的电视剧对于我想表达的思想,进行了很好的提炼,将部分角色和情节从概念化变为具象化,更加智慧地进行戏剧展现,体现了导演与改编者对原作的提升。如果小说可以重写,我想将主创们的智慧都融进去。

导演李路有筋骨的东西转化成影视剧以后,它的力量是普通的电视剧所没有的。

编剧王海鸰:这是我从业以来最艰难的创作。

主演雷佳音:我的父亲是周秉昆的同龄人。我从业二十来年,终于演了一个能够还原父母人生经历的作品献给他们,这部作品某种意义上是献给爸妈的礼物。周秉昆和郑娟的爱情观很像父母那辈人,认准一个人就会相濡以沫一辈子。演完《人世间》,好像自己也跟着过了半辈子。对演员来说,靠演戏演出来让观众知道,真的挺有尊严的。但这也令我惶恐,因为以后每一个角色,我都得玩命去演。

主演殷桃:郑娟最打动我的,是她的普通,像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但又会被忽略的人。她和秉昆代表了最广大的中国老百姓,从世俗意义上来看,大家过着寻常日子,一辈子可能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大成就”,但他们善良而且始终向往美好,向往岁月静好。

主演宋佳:在这个世界里,家是唯一的,人不管走多远都要回家。周蓉作为周家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和独立的女性,有着多重身份的切换,她的一生也在随着人情世故而成长蜕变,为理想她曾傲骨不低头,但世事的无常也让她逐渐磨圆了棱角。她不完美,但有独属于她的女性美感,不遗憾饰演这个不完美、真实的周蓉。

主演辛柏青:《人世间》于我,是一个家和时代相辅相成的剧作,用小家的变迁来展现时代的日益更迭。周秉义这样一个角色,是我从业以来挑战难度最大的角色,一个是在年龄跨度上,另一个是在人物刻画上,所以我在最初找准角色定位的时候也费了很多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