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丨三个字:“不复制”……

第675夜|陪伴曲《复制人》
“轻易听信别人告诉你的,让禁忌阻碍你的视野,给自己定下条条框框,过约定俗成的生活,我把这叫做二手生活。”
生活中,有的人习惯性地模仿别人,照搬别人的活法,渐渐失去了独有的色彩。有的人选择书写自己的剧本,演绎自己的人生,最终把日子过得绘声绘色。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自己喜欢的活法,才是最好的活法。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追赶别人的脚步,生怕被远远甩在身后。殊不知,越是和他人比较,越容易让自己焦躁不安。
说到“职业焦虑”,有一位网友,诉说了自己的焦虑来源。
她说,身边有人觅得良缘,婚姻美满,而她还形单影只,更别说成家立业。有人买房买车,实现财富自由,而她还得为房租发愁,每天想方设法地省钱。还有人成了公司老板,走上人生巅峰,而她还是一名打工人。
看着周围人都混得比她好,她不禁开始焦虑起来。即使自己是一名211大学研究生,还曾在多个互联网大厂工作过,可她依旧倍感压力,觉得自己样样都不如人。
“不如做个聪明的笨人,去顺应自己的节奏生长,就像我们村的麦子一样,一步步抽穗扬花,顺应四季的节奏成熟。”
每个人的花期都不同,花开自有期,绽放亦有时。有人年少成名,就有人大器晚成,有人遥遥领先,就有人远远落后。人生没有快慢之分,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步调笃定前行。张望别人的世界,只会扰乱步伐,时时与焦虑同行。唯有稳住当下的节奏,走在自己的时区里,才能摆脱焦虑,一步步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
“有时候,我们活得很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可事实上,情绪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及时远离他人的坏情绪,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清醒。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杨老师出门准备坐地铁时,因为走路看手机,不小心和一个女人撞上。女人见状,马上破口大骂:“你怎么走路的,有病吧!”杨老师听了,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十分抱歉地说:“对不起,您没事吧?”说罢,杨老师便当场离开,往地铁口走去。而那个女人还留在原地,指着杨老师滔滔不绝地大骂脏话。
回想起这件事,杨老师感慨地说,当时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没有跟着愤怒。生活中,和不讲道理的人纠缠,既浪费时间,又消磨心力。坏情绪是会传染的,就像一场流感,能迅速侵袭你的内心,让你变得易怒暴躁。
莎士比亚说过:“不要因为你的敌人燃起一把火,你就把自己烧死。”
人生很贵,不必为了不值得的人坏了你的好心情。与其被别人的情绪牵着走,不如掌控自己的情绪,避而远之。
人生本就千姿百态,生活无需千篇一律。
真正厉害的人,都行走在自己的人生轨迹,收获属于自己的风景。
不复制别人的节奏,不急不躁,才能稳住步伐;
不复制别人的情绪,及时抽身,才能避免愤怒;
不复制别人的选择,看清自己,才能找准方向;
不复制别人的标准,活出自我,才能不枉此生。
往后余生,愿每个人都拥有限量款人生,不做千千万万中的一员,只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人民日报刊选
ID:shubaowenzhai|作者:清许
《遇见》栏目投稿邮箱:apll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