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直播带货农产品 促进消费助脱贫
“今天的盐菜都是优惠价,8包原价是65元,现在只要19.8,宝宝们赶紧买它!”
“今天直播的是晴隆县的‘籽源春’明前毛尖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单了!”
“欢迎进入直播间,这个面膜的精华是薏仁米原液,质地轻薄,上脸很服帖……”
近日,黔西南州为迅速恢复生产和消费,推动了农产品“上行”,激发特色产业活力,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县长、驻村书记、公司董事长、农户……纷纷走进直播间,售卖自己家的好产品。走好“互联网+”的精准扶贫之路,为地方优质品牌农产品进一步打开市场、拓宽销售渠道,一笔笔订单不仅破解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给卖不出货的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也为脱贫攻坚打了一针“强心剂”。
冯子建在直播间为大家介绍“肥姑盐菜
“煮一碗薏仁米面条,就着酸爽的盐菜,既健康又开胃;再蒸一笼香喷喷的盐菜包,炒一盘折耳根盐菜,一起下肚,好吃同时折耳根还能护体,喜欢的朋友抓紧下单了……”
4月20日,在一点资讯和一亩田携手发起的“县长走田间”百县直播助农计划直播间里,晴隆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冯子建对着镜头,向网友们滔滔不绝介绍“晴隆好物”。
“给县长点赞!”“这个咸菜可以拌面吃吗?”屏幕中,网友们不停点赞、“弹幕”刷屏,近三个半小时直播,吸引了18万名观众观看。卖出肥姑盐菜、薏仁米、晴隆绿茶等产品,在线实际成交订单55单(B端采购商),意向单数15单,三家企业达成意向金额超千万。
近年来,晴隆县狠抓产业扶贫,而产业衍生出的一系列产品更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扩大农产品销路上,晴隆县设立了农产品销售保底保障金和线上线下应急收购系统,保障生产销售主体基本收益、保证老百姓保底收购。
“参加‘县长走田间’百县直播助农计划,是为了提升我县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让新兴电商可以帮助老百姓的农特产品,找到更好的市场销路,最大化的获得收益。”冯子建说,今后,会不断探索电商直播销售模式,帮助农户的农副产品打开市场,增收致富,赋能脱贫攻坚。
冯子建在直播间品尝用“肥姑盐菜“做的包子
通过电商直播,不仅晴隆县的“肥姑盐菜”成了热卖的“香饽饽”,作为兴义市扶贫产业的石斛、芭蕉、茶叶等也在直播间里“走俏”。
4月22日,“县长走田间——中国农业直播大联盟·助农百县行”活动走进兴义市仓更镇小寨村,兴义市政协副主席刘文梅在直播间里为芭蕉酒、茶叶、铁皮石斛等农产品“带货”,全场近2个小时直播,有25万人观看。在线实际成交订单67单(B端采购商),达成每周5000斤芭蕉定量供应的意向采购商。
“今天介绍的是兴义的铁皮石斛,药用价值很高,是养生的良药,是石斛中的极品,肉质丰满,吃起来糯糯的口感很好。”
“希望宝宝们多多下单!”
“谢谢大家支持!”
刘文梅在直播中卖力地介绍着农产品,并不断地与观众进行互动。
刘文梅带大家参观石斛种植基地
据悉,仓更镇小寨村的石斛从2018年开始试种,试种成功后,2019年大面积种植,已经达到13000亩,现在村里目之所及的地方都是石斛。下一步,村里还会继续增加种植面积。
石斛是近年来兴起的大健康产业,目前,全州现有石斛面积约1.6万亩,主要分布在安龙县和兴义市,2019年产量达60多吨,产值达1.2亿元,已覆盖农户2000多户69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00多户3900多人),带动就业人数13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0多人)。
同样是助农直播,在贵州万峰严选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直播间里,万峰严选董事长吴荣艳,变身成为“薏仁姐姐”,向广大网友介绍薏仁米原液制作的面膜以及薏仁米麦片等黔西南州的农特产品。
吴荣艳在直播间给大家介绍薏仁米原液制作的面膜
“万峰严选”是贵州万年农业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新商贸品牌,自从去年12月开始筹建以来,该品牌通过打造贵州首家直播网红孵化基地,精选黔西南本地百香果、薏仁米、绿豆等农特产品,由主播在线直播销售,目前销售额已有2500多万元。
万峰严选还创建名为“畅销码”系统,供一线的农户和合作社使用,第一时间将农户意向销售的农产品进行严选,收购和销售,帮助农户销售农特产品。
在黔西南州为农产品“带货”的直播大军中,不止有政协主席、企业董事长、农户……
公益扶贫直播活动《“吃”援脱贫第一线》首站在册亨县直播,当场农副产品成交1.5万单7.5万斤;中央统战部派驻黔西南州晴隆县战马村第一书记张冬冬,直播连线电视剧《乡村爱情》中“谢大脚”扮演者于月仙,为战马村农产品“带货”,他还和当地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成立了“晴隆好物”电商平台,目前已经完成线上连线直播2场,单独在快手、抖音等平台直播10余场,有效地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此外,近期“县长走田间”活动,还将走进黔西南州贞丰县、册亨县、望谟县,届时越来越多的地方干部将会在直播间,为家乡农产品进行线上“吆喝”!
好产品也要有好营销,黔西南州为了让电商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等方面取得成效,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实践。2019 年底,全州已建设电商“一张网”,完成电商培训 14000 人次,推进 10 个 “电商扶贫示范村”建设,累计建成电商服务站点 816 个,其中,贫困村站点覆盖率达 85%以上。
据悉,2019年全州农产品销售完成29.77亿元,同比增长46.7%,农产品“十进”完成19.56亿元,同比增长37.4%,农产品进宁波销售实现1.11亿元,同比增长达374.6%,累计建成97个农产品直营店,36个新市民商务服务中心。2020年一季度完成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1.15亿元,与去年同期0.84亿元相比,增长36.78%。
下一步,黔西南州将继续积极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个性定制等新兴电商销售模式,通过农产品“上行”的增量提质,让好产品“走”出去,来助力我州精品水果、蔬菜、薏仁米等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产品销售“输血”式扶贫到销售带动产业发展的“造血”式脱贫的转变,真正着力建立起“产销对接”带动“产业发展”脱贫长效机制,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