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屯堡文化、地戏……来安顺探寻大明遗风 -- 安顺地戏

天眼新闻综合整理 | 2023-08-09 16:25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也是文化,是艺术更是生活。这些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你可以见其形,听其声,尝其味……非遗看似离我们很远,实际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它既是热闹的节日,也是精美的手工艺,又或者是孩童时期就曾听过的古歌,甚至是你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日,亮点满满的非遗活动在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非遗大集轮番登场,让人直呼“血脉觉醒”,贵州各地还藏着哪些非遗惊喜?今日,一起走进安顺,探秘各民族先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一起来看看

安顺都有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吧~

安顺地戏

“中国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 安顺市委宣传部供图

安顺地戏又被称为“戏剧活化石”,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一种民间古老戏剧。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安顺地戏形成于明代初叶,是贵州省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传统民间戏剧。安顺地戏的行头,主要有脸子、靠旗、雉尾、长衫、战袍、战裙、兵器、手帕、折扇等。除特征突出的脸子外,其他行头与古典戏曲中的同类行头都比较接近,特别是靠旗、雉尾、长衫、战袍、战裙。目前流传的300多堂地戏,安顺西秀区占190余堂。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