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乡村|悦读翁贡暨翁贡村寨志影像展举办,开启“看见乡村·阅读乡村·听见乡村”村落保护与发展项目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手上记忆博物馆策划了一场规模小,但意义大的活动——悦读乡村:悦读翁贡暨翁贡村寨志影像展。本次活动由贵阳市手上记忆博物馆、贵州省人类学学会、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翁贡村村委会联合主办。
特邀贵州师范大学国旅学院文产系主任李隆虎,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主持人南方,翁贡村村委书记段泽宏,翁贡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张义,翁贡村三友坡合作社代表张春艳,翁贡村村民代表陈德勇、王成万,翁贡村小学生代表3人,以及贵州师范学院学生代表28人参加活动,引领阅读村寨之书。
翁贡村,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子,与其他村寨一样,年轻人都外出求学,或在外打工,鲜有人关心家乡的过去,这些古老的故事与歌谣仅存在于老人们围炉谈天的光景里。2021年,手上记忆博物馆开启了“贵州大曲·记忆里的味道”《村寨志》编撰项目的执行工作,其中一个村就是翁贡。于是,在此扎根的博物馆第一次开启了近距离了解脚下土地的实践,经过半年的田野调查与沉淀,书写了《翁贡》村寨志一书,全书超12万字,收录206张村寨风物图片,分为十个章节记述了翁贡的建置沿革、自然环境、村情村貌、家族文化、经济发展、民间文化、文物古迹、日常用具、人物传略,手上记忆博物馆作为特别文化事项单独成章。
活动开始前,王小梅馆长带领所有来宾来到翁贡村村史馆展厅,参观小馆头一天布置出来的翁贡村寨志影像展,展区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村寨风物影像区、小馆历史影像区及村民全家福影像区,展示了近200幅关于翁贡村的影像,从中能够看到村寨的变化以及村里人的变化。
除了村寨志文本本身,现场读书的嘉宾还分享了与这个村,与手上记忆博物馆的感情与感想。翁贡村村委书记段泽宏说道,在过去,要从村子里走路去上学无比艰难,所以很多人都放弃了读书,小梅馆长作为坚持者,走出了大山,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如今,她又回到家乡,建立了博物馆,带动村民发展,改变家乡面貌,这是个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事情。
贵州师范大学国旅学院文产系主任李隆虎老师感叹:“小馆的过去和现在变化很大,我和小馆关系渊远,2017年到现在,我们一起做了一些事情,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也特别感慨,做这些事情是需要很多的热爱和精力的,王小梅老师值得我们在座的学习,我很佩服。”
现场特别来宾,王小梅馆长的初中同学即兴发言说到:“小梅老师让我们知道,知识的力量多么强大,三友坡这个地方太好了。”
“今天,我们没有讲很大的事,但我们都在讲动情的事,我们读了这个村子的人、物、还有景色。”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主持人南方讲到,翁贡的苗语是“金色的泉水”,这个地方人杰地灵,这个地方又很多很多的故事正待更多人来阅读。
悦读活动结束后,王小梅馆长宣布,“看见乡村 阅读乡村 听见乡村”村落保护与发展公益项目启动,将与贵州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联合,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读物,让所有人都能听得懂的东西。“今天听到大家读书,顿时文字就此复活,特别好。”同时,手上记忆博物馆将启动悦读乡村公益文化教育基金,持续帮助村子里爱学习,家庭贫困的学生走完求学路,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国家栋梁。
最后,王小梅馆长与李隆虎教授一起揭牌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学院实习基地,李老师说:“在此之前,其实我们学院就与博物馆有相关合作了,学院的学生为博物馆的文化项目提供录音整理服务,参与了村寨志的撰写工作,也有论文相关写作的同学过来寻求帮助。这次不过是后补,希望未来这里能够成为学院长期的实践实习基地。”小梅馆长也表示,希望未来,小馆成为同学们能够真正学到东西的实习基地。
“悦读乡村”计划后续还将把《村寨志》文本录制成有声读物,让更多人听见乡村、读懂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