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当偏坡,集庭院“小美”为乡村“大美”

贵州日报 | 2021-05-23 11:44

从贵阳市区喧嚣的街头到乌当区恬静的偏坡,仅半小时车程。

26岁的胡淼走进一处名叫“雅然居”的小院,惊叹,拍照,分享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来偏坡,挥霍一天时间做一个慵懒的人,在满院芬芳的花丛中,心安理得地过颓而不丧的日子。”

“雅然居”创办人罗琴在院子里“穿梭”,招呼客人、端茶上菜……

“喝茶、吃饭,还有就来坐坐看看书的。”罗琴说,也有的喜欢这里的“惬意”,住一晚再拍一组“大片”带走。

在偏坡,像“雅然居”这样的庭院不少。或以布依民俗为特色,或以低碳简约为主题,或以手工文创为重点……各具特色,“串联”成“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

“以前都是普通的民居,甚至是牛棚。”偏坡布依族乡党委书记冯良勇介绍,近年来,该乡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底蕴厚重的民族文化,探索发展庭院经济,并以此为着力点,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特别是2018年以来,相继对村内的路网、给排水、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改造提升。濮越香街、湾纳米酒一条街、花喵街等景观业态相继呈现,农家乐、民宿应运而生,文创工作室如雨后春笋。特别是在打造美丽庭院的过程中,大力挖掘“庭院+文化”的内涵,将偏坡优美的自然资源和浓郁的布依民俗文化打造成生态旅游产品,实现了“点绿成金”。

陈胜国是土生土长的偏坡人,2018年,他将自家破败的农房改造成民宿和农家乐,取名“景尚原舍”,并将布依族、苗族传统乐器姊妹箫演奏融入经营业态中,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几乎每天都要推掉20多桌客人,实在招待不过来,8间客房也基本天天客满。”陈胜国说。

随着“原味小镇·醉美偏坡”的名气越来越大,市级非遗传承人陈慧珍也嗅到了商机。她从贵阳市区搬回老家偏坡,花了一年多时间把自家的老房子改造成非遗体验馆和农家乐,并取名“半亩篱蔬”。今年“五一”小长假正式开门迎客,5天时间,营业收入3万多元,迎来“开门红”。

今年“五一”,占地500亩的偏坡“五亩地”创新花园体验基地开园,这是一个以自然生态为景观构架的户外花园,喝茶吃饭游玩外,游客还能与庭院主人在花园里“见缝插绿”,共同设计和打造美丽花园,让“美丽庭院”创建不断蝶变带动形成“美丽经济”,为美丽乡村提档升级。这是偏坡乡进一步释放“庭院经济”活力,探索升级“庭院革命”的又一次尝试。从“卖农产品”转向“卖风景”“卖农耕文化”“卖风土人情”,偏坡布依族乡赋予了脚下的土地更大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