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届的网红“贵视月饼”, 带着月饼的前世今生来了!

动静原创 | 2022-08-30 17:26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中秋佳节将至,月饼的身影也逐渐遍迹大街小巷。不知从何时开始,一块小小馅饼成为了中秋节的官方指定用饼,千百年来牢牢俘获了中国人的芳心。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月饼的前世今生。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候月饼曾是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古代,每到中秋节,人们就会在香案上摆上象征丰收的圆形蔬果,跪拜月亮,祈求家人平安、吉祥如意。古代少女们都要拜月,是祈求住在月宫的天仙嫦娥能保佑自己,面如皓月、貌美如花。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据说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朝民间流传,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匈奴,八月十五凯旋,吐鲁番人献饼祝捷。高祖李渊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另外关于“月饼”这个称谓的出现,还有一种流传的说法。相传,在长安的某个中秋月夜,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边吃胡饼一边赏月,唐玄宗忽然觉得“胡饼”一词不雅,于是杨贵妃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一词开始流行于民间。

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形成了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晋式、琼式、台式、哈式九大派系。

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广式月饼、苏式月饼等,广式月饼的主要特点是重油,皮薄、馅多、香甜。按馅分类又可分为:莲蓉月饼、豆沙月饼、五仁月饼、水果月饼、叉烧月饼等;苏式月饼的主要特点是松脆、香酥、层酥相叠,重油而不腻,甜咸适口。苏式月饼的花色品种分甜、咸或烤、烙两类。甜月饼的制作工艺以烤为主,有玫瑰、百果、椒盐、豆沙等品种,咸月饼以烙为主,品种有火腿猪油、香葱猪油、鲜肉、虾仁等。其中清水玫瑰、精制百果、白麻椒盐、夹沙猪油是苏式月饼中的精品。

但是今天我们重点要说的就是滇式月饼。说到滇式月饼,就不得不提到云腿月饼——滇式月饼中的代表。

云腿月饼用宣威火腿最好的部分切成小块,配以蜂蜜、猪油、白糖等制成馅心,再用昆明郊区呈贡县的紫麦面粉包心烘烤而成。这种月饼具有酥、松、香的特色,其外观褐黄且略硬,食用时酥而不散,故俗称“硬壳火腿饼”。食之疏松香酥,甜中带咸,油而不腻,有浓郁的火腿香味,是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今年,滇式月饼的出圈之作——贵视月饼,又再度出圈,火热来袭。贵视月饼以滇式月饼中的云腿月饼为基础,探寻火腿月饼的精髓,走访老手艺人,研究大师手法,融滇、广、苏各派之长,用19年的时光,多次创新,自成一派,成为了“贵州人自己的月饼”,精选威宁、盘州两地的优质火腿,食材源自贵州各地,自然是贵州的味道。

贵视月饼作为贵州月饼届的“网红”,销量已经连续两年实现倍增,而今年的贵视月饼再出创新,保留了原味红饼、竹炭(黑饼)、白饼、蛋黄酥、洗沙五种传统经典口味的同时,创新研制了元气饼饼、紫霞初升、早餐月饼三种独家口味,分别加入刺梨、紫薯和麦麸,打造独特口味,迎合当下大众口味多元化的需求。

贵视月饼一路走来都始终坚守初心,只有这样,才能传承那股源自山川河流的灵气,也只有这份初心和极致的细节,才能呈现贵视月饼的真容。

贵视月饼,贵在心意。它不仅仅是一块小小的月饼,更是不可磨灭的记忆;是割舍不了的亲情,更是愈来愈浓的思念。中秋佳节将至,让贵视月饼伴你在团圆佳节团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