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鹅蛋惹的“祸”
近日,一位情绪激动的老妇在丈夫陪同下来到息烽法院立案大厅,欲起诉李某,要求李某向其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鹅蛋之“争”
经了解,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系同村村民,2023年2月25日,张某准备到自家田地里耕种,路过村里的河边时看到有一个鹅蛋“躺”在那里,便顺手捡起来准备揣在兜里,李某当即声称鹅蛋是她家的,要求张某归还。
张某认为,自己是河边捡的鹅蛋,又没有在被告家拿,而且河里平时放养的是几户村民的鹅,所捡鹅蛋并不当然归属于李某,其间与李某争论了几句,争论之后,张某还是将鹅蛋放回了原位。此事本应就此了结,谁知李某在争论过程中却用手机拍摄了张某的照片......
抖音平台发布视频引人围观
之后,李某便将所拍摄的照片附上一些难以入耳的侮辱性言语通过抖音视频进行发布,视频发布后便引来了上千人的点赞和评论,更有甚者在视频下对张某进行人身攻击。次日,张某在抖音平台刷到了此视频,当即要求李某删除视频并赔礼道歉,李某不同意删除和赔礼,张某便打了报警电话,后经当地派出所调解,李某于2023年3月9日删除了视频,但拒绝道歉。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法官耐心接待促调解
立案庭庭长常军在接待张某的过程中获知了纠纷的缘由。为了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常军当即耐心给张某及其丈夫做释法析理工作,安抚张某情绪,同时还联系了被告李某,经过沟通,双方均同意诉前协调处理。
次日,双方当事人应邀来到当地村委会,常法官组织双方进行协调,经过近3小时调解,原、被告终于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被告当面向原告进行了赔礼道歉。
与此同时,李某还向法官表示:“自己又得到了一次普法,也切身感受到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是自己言行的第一责任人,即使维权也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至此,这起因一个鹅蛋引发的纠纷诉前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近年来,息烽法院坚持“和解优先、非诉其次、诉讼兜底”的递进原则,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当的纠纷化解方式,尽可能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在诉前,不仅大大节省了诉讼资源,同时也为当事人减少了诉累,为地方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