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薪火——红色文化讲解员培训深入人心
为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能,筑牢红色基因传承根基。4月19日,受水尾镇邀请,岑巩县委宣传部、县史志办、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县文联组织县内红色文化爱好者到岑巩县红色文化展陈馆参加红色文化讲解员培训。
此次培训特邀贵州省黔东南州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主任、黎平会议纪念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张中俞老师担任主讲,通过“实地场景教学+理论体系构建”的模式,为参加培训的40余名学员带来沉浸式学习体验。
上午9时,张中俞老师带领学员走进岑巩县红色文化展陈馆,以“重走长征路”的形式展开现场教学。他聚焦红军长征途中的关键节点,系统梳理遵义会议等重要会议的历史地位。
张老师结合线路图与历史照片,解析湘江战役、四渡赤水等关键战役的战术逻辑。他特别强调:“讲解战役时,要抓住‘时间线’‘人物线’‘精神线’——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的湘江战役,是长征中最惨烈的一战,陈树湘师长‘断肠明志’的事迹,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生动写照。”过程中,学员们跟随讲解,学习如何通过“关键会议定位历史坐标、关键战役展现斗争历程、关键人物传递精神内核”的讲解逻辑。
理论授课环节。张中俞老师结合自身经验,围绕展陈馆讲解词撰写、展馆导览技巧等核心内容,系统拆解讲解工作的理论框架。
“展陈讲解词不是史料堆砌,而是用故事线串联历史逻辑。”张老师以黎平会议纪念馆展陈为例,演示如何将“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召开”这一关键时间点,转化为“一场改变长征命运的深夜会议”的叙事切口。他强调:“要提炼‘三个一’要素——一个核心事件、一个关键人物、一个精神符号,如用‘一张珍贵的会议桌’‘一盏摇曳的马灯’等具象载体,让抽象历史变得立体可触。”
针对展馆导览技巧,张老师提出“动线引导+情感递进”方法论:“进入序厅时,需用宏观背景铺陈营造庄重感;讲述重要会议时,可引导听众聚焦文物细节;收尾环节则要升华精神内涵,形成‘导入—叙事—共鸣’的完整闭环。”
针对部分学员提出的“如何克服讲解紧张情绪”“怎样与听众互动”等问题,他现场进行模拟示范,指导学员通过调整站位、控制语速、运用手势、设置提问等方式,指导学员增强讲解感染力。
此次培训既是一次业务能力的系统提升,更是一次对红色文化传播规律的深度探索。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新起点,牢牢把握“关键事件讲透、关键人物讲活、关键精神讲亮”实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薪火。
资料来源:岑巩文旅
通讯员 沈启浩 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