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大学生村干部,依托“绝壁天渠”,带领村民探索致富之路!

百姓就业 | 2025-01-10 20:46

“拓渠”强双基,“村招”激活力。贵州省2024年面向优秀村干部专项招聘的“村招”项目,已经落下帷幕。经过考核,全省共有480余人成功获聘,成为了乡镇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许登就是其中一位,怀着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心,他在基层一待就是十年。

许登是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的村民,也是村里的村委会主任,对于他来说,2024年最开心的事就是成为了乡镇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这次成功获聘,不仅给许登带来了喜悦,也更坚定了他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心。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登:30年前,我就想着从这条渠上走出去。现在回来了,我将为这条我最难忘的渠做点文章,为家乡带来收益。

居高山,临河谷,这就是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的“绝壁天渠”,6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极度缺水的村庄,为了改变缺水的困境,高流村的村民们肩扛钢钎、手提大锤,奇迹般地从悬崖上凿出了一条18公里长的“生命之渠”,也为高流村的后辈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机”。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生机镇全体老百姓一起一锤一栈凿出来的天渠,让老百姓有水喝,还能灌溉农田,各项经济慢慢发展起来了。我们依托绝壁天渠这个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游客来这里学习绝壁天渠的精神,凿渠的精神,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一定收益。

看着如今这条带动村民致富的“绝壁天渠”,许登的思绪一下就被拉回到了10岁那年。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登:小时候,我们高流村的教育资源非常匮乏,我父亲为了让我有好的教育环境,就把我送到了生机中心小学读书。从那时起,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

那一刻,许登成为了全村唯一一名在镇上上小学的学生。可从家到学校,却是一条令人心惊胆战的求学路,让他至今难忘。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登:要走两个小时,要经过悬崖绝壁,还穿过山洞。我非常害怕,经常就一个人一边走一边哭。所以那时候我就想,以后走出大山,再也不要回来了。

2012年,大学毕业后的许登所愿前往繁华的沿海城市,也找到了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虽然一切都在朝着他的预期发展,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许登的心里总是会想起那个温暖的家。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登: 到了外面,我的想法发生了转变,我觉得在外面一个人富,改变不了家庭,更改变不了家乡。我还是要回来,回到家乡带领老百姓一起致富。

当初那个想逃离家乡的孩子最终又回到了这片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开启了他的乡村生活,可还没等许登站稳脚跟,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登:回来考公务员,考了两年都没有考上,为了生活,我就买了一辆货车在我们本地跑运输。

2015年3月,通过不懈努力,许登终于通过了考试,成功加入了村干部的行列。但当他真正投入到工作中时,才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登:因为我们农村基础设施非常差,交通不便,发展产业如何销售,种种难题都摆在我面前。后面,充分利用了上级的一些政策优势,我从2015年就开始硬化我们农村公路,提升电力安全饮水,把基础建设一点一滴打造起来,发展产业,慢慢地把老百姓带起来。

那段时间,许登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与村民们一起劳作,2016年底换届选举时,他以满票当选为了高流村村支书,也开始带领着村“两委”一班人,积极探索农业、文化、旅游、教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高流村依托着自身特有的“生机绝壁天渠”资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三清五治”盘活了农村闲置用房,成功开发了多家民宿。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登:我们高流村的临屏组是一个美丽乡村的示范点,为了合理的把它盘活利用,我们用它来开民宿,民宿区一共有16家民宿150张床位。这个小康之家,他们家2024年就有接近两万块钱的收益。

经过了十年的努力,现在的高流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收入从0增长到了100多万,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家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都是对新生活最美好的诠释。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高流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许登:未来的工作方向主要是依托我们绝壁天渠这个自然资源,把农业产业发展起来,把天渠文化传承好,把乡村旅游搞好,把民宿搞起来,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