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三台风力发电机组吊装工作
近日,伴随着“卡塔”一声闷响,由吊车牵引的风机机舱稳稳地落在了塔筒上方,第三台风力发电机机舱安装成功,至此,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清洁高效电力(AHK产教融合)基地风能发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吊装圆满完成。该基地是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精神,充分发挥清镇职教城产教融合优势,着力搭建“双碳”工作的创新平台、产业平台和宣传平台而启动的“零碳校园”建设重点项目之一,填补了我省在高校内建设风力发电机组的空白。
▲风机机舱即将与塔筒连接
清洁高效电力(AHK产教融合)基地是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零碳校园”项目,也是该院“双高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项目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光伏发电站、风能发电场及新能源充电桩等绿色发电供电系统,其中光伏发电站利用学院图书馆、食堂、教学楼、110千伏实训楼等屋面构建太阳能电池方阵,装机容量485千瓦,预计1月底建设完成。风能发电场充分利用足球场后面山体建设新能源风力发电机组,有1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1台,5千瓦风力发电机组两台,现已全部吊装完成。新能源充电桩利用110千伏实训楼前方操场建设直流电源充电站,可满足学校新能源车充电、课堂教学、学生实习实训、科普等功能,目前基础部分正在施工。
▲三台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完成
该项目通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在克服天气寒冷、风机平台小、大件运输困难、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对吊装施工队进行合理安排,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做好吊装前的施工准备。在施工过程中,电力工程分院院长王太广及电力分院部分教师现场办公,与项目人员共同抓质量抓安全,确保项目有序实施,也为后续实践教学积累丰富素材和经验。
▲风机叶片与机舱组装
▲风机叶片与机舱吊装
风力发电机机组计划于1月20日开始发电,该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10千瓦,每年预计可发电17.6万度(年利用小时数按1600小时计算),可以充满五千余台新能源汽车(每台汽车充满电按30度电计算),节约标准煤超过56吨,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万吨。清洁高效电力(AHK产教融合)基地还可作为产教融合型校内实训平台,承担电力分院每年7个专业约2700名学生认知实习、新能源发电技术、电力运维技术等课程全真化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学生将有机会亲身体验、处理、解决风力发电运行维护及检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缩小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实践为先”的特色。
据了解,根据2021年12月31日北京国化石油和化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关于公示碳排放管理员职业能力建设基地(2021)名单的通知》,该院成为贵州唯一与全国共96家单位被拟认定为碳排放管理员职业能力的建设基地。
▲集体合影
(来源: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