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季 · 触及心灵旋律 聆听浪漫“黔”音】游方坡上的苗族情歌!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山水秀美,民俗文化丰富,各民族的音乐也深深地融入其中,民族文化中的情歌也流传了数百年。因此,我们特别收集了一系列好听的贵州民族情歌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在古朴优美的旋律中触及心灵,聆听浪漫!
在过去的苗族村寨里,哪怕只是十几二十年前,不会唱歌的人想恋爱真的很难,因为属于苗族的爱情往往都是从唱歌开始的。
如果你去过传统苗族村寨,你应该听当地人说过一个地名——游方场。
这是在苗族地区每一个村寨都有的,是专属于年轻的男孩女孩谈情说爱的地方。
以歌为媒的苗族青年将小心的试探,紧张害羞的情绪都融入歌声,那些青涩的爱情就这样年复一年唱响在游方场上。
苗族是一个迁徙民族,大约在唐宋时期就有一部分人迁徙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定居。以黔东南台江县反排村为例,由于当地一带“上山摸着天,下山到河边,说话听得见,见面要半天”的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的青年男女你在山那边,我在山这边,往往是听得到声音见不到人影,所以只好以高亢悠扬的歌声传递爱意,就这样以歌传情的传统就留了下来。日久年深,苗族情歌还逐步形成独具风格的多声部情歌曲调和演唱方式。
苗族情歌演唱常常通过借物传情,借景抒情,借人寄情等方式传递感情。简单质朴却非常真诚。“情”是歌词内容的核心,也是歌唱者表达的中心。果然不管什么民族,什么形式,在爱情里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有时男女之间也用它来相互嬉戏,相互捉弄,让游方坡上的情歌除了浪漫还增添了许多智慧和幽默。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来自黄平县苗族多声部的情歌。
苗族多声部情歌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有独特的旋律、独特的和音的无伴奏的五声音阶民歌,以宫、商、羽、徵、角为主要音列,和音为大三度和大六度,属和声式二声部合唱。和声以男女二声部五度、八度和谐之长拖音为特色。
节奏由4/4、3/4、2/4交替进行。音调跌荡而宽广,悠长而婉转,节拍相对自由,曲调优美动听,情感细腻感人。演唱中有的句段用真嗓,有的句段用假嗓,随着情感的变化假嗓与喉颤音并用,恰到好处,使聆听者犹入进入远古神秘的年代。每首歌一般不超过15句。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调随词走”,旋律相对自由,在演唱过程中,随着演唱者感情和歌词的变化,节拍、曲调和旋律也在不断地发生细微的变化,就是同一组合在不同时间演唱同一首歌,在旋律、节拍、速度等方面,第一次演唱与第二次演唱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特殊形式与音调,表现了高山深谷间男女隔山求爱、互相呼应、互相热恋之意境。歌词和曲体均具有古朴、奇异而率真之隽永。
字字不提爱,句句都是你。告白有很多种方式,少数民族的告白总是含蓄真诚。在这个告白季,让我们一起聆听民族情歌,感受民族风情,致敬民族文化!
五月的风,带我们跨越贵州山水,触及心灵旋律。
音乐提供: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