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贵州各地各学校持续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将体育锻炼、文化传承等多元活动和趣味课程融入校园日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下课后,遵义仁怀市后山民族小学的800名学生来到操场集结,一场持续4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准时开始。伴随着轻快的音乐,孩子们跳起民族韵律操,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遵义仁怀市后山民族小学学生 郭语诺
遵义仁怀市后山民族小学学生郭语诺表示,在课间操中我不仅愉悦身心,还能增强体质,精神更加充足,上课也更加集中。
此外,该校还将课间活动时长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补充各类体育器材,有效提升孩子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遵义仁怀市后山民族小学校长 冯沛红
遵义仁怀市后山民族小学校长冯沛红告诉记者,让学生走出教室增强体质、调节身心。接下来学校将丰富活动形式,结合传统与现代项目,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兴趣点,让运动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如何各地学校搭建“社团+赛事+课间”矩阵,内容丰富的特色社团,形式多样的大课间互动,让孩子们更好地动起来。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三中学立足学生兴趣与特长,精心打造了涵盖艺术、体育、文化等领域的3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和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升兴趣、提高认识。

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学生吴雨然
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学生吴雨然说:“我参加的是足球社团、陶艺社团。足球社团可以锻炼身体,释放我的情操;陶艺社团可以把我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体现出来,我觉得做这些活动比较有意义。”
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党委书记 罗芳
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第三中学党委书记罗芳表示,社团活动不仅助力学生在书画、体育等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更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人文素养,让素质教育在社团实践中落地生根。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一场“校园足球联赛”正火热进行。绿茵场上,学生们传球、奔跑,在运动中感受竞技的激情与团队协作的魅力。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教务主任 陈友丽
“我们将推动课后服务‘扩容、提质、增效’。引进更多社会优质资源和专业师资;增设前沿科创、艺术素养等热门课程;强化实践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兴趣所在,享受校园生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教务主任陈友丽说。
目前,丹寨县各中小学共开设20多项课后服务活动,涵盖非遗技艺、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搭建起多元学习与成长平台。


来源:安顺融媒 凃文俊 刘庆 紫云融媒 孟波 龙尚武
遵义台 仁怀融媒 罗晓莉 龙苹
黔东南融媒 丹寨融媒 赵唯茜 何宣杰

